更经典的例子,或要数到 2014 年,美国巨星夫妇 Jay-Z 和 Beyoncé 获邀带着女儿游览罗浮宫,两人在「蒙娜丽莎」前拍了一张合照,并上传到 Instagram,随即惹来大众关注,更被外媒形容:「没照片能比 Jay-Z 和 Beyoncé 一起站在『蒙娜丽莎』面前更震撼了。」且说罗浮宫去年继续是全球最多人到访的艺术馆,共录得 810 万到访人次,而 Beyoncé 当年在「蒙娜丽莎」面前摆出 V 字手势的照片,则吸引了近 84 万人按赞。
这也讽刺地反映了机械复制年代的现实。可以想象,纯粹上传一张「蒙娜丽莎」的照片,其实并不会换来如此具话题性的反应。透过网络和印刷技术,产生了随处可见的大量复制品,反而令真正具艺术价值的作品逐渐失焦。
「蒙娜丽莎」就是一个在复制生产中削减了自身魅力的最佳例子。在真迹面前失望而回的人不只 Jeannie Li,来自美国盐湖城的 Katie Qian 亦坦言:「无法留下甚么深刻印象,它太小又太暗了。」原因是大家都太熟悉这幅画作了,以致见面不如闻名,或至少不如合照的意义重大。正如 Jeannie Li 表示:「大家都抢着拍照,然后上传到 Twitter 或 Facebook,因为这是『到此一游』的证明。」
或有人慨叹,访客太多,就算不是想「打卡」,要真正用心欣赏大师杰作也不容易。Scott Reyburn 特意提醒,尽管每年都有数以百万人为一睹「蒙娜丽莎」而前往罗浮宫朝圣,但大多数人都会直接在达尔文另一幅名画「岩间圣母(Virgin of the Rocks)」面前走过:「可能不是太多游客意识到,机会不大 —— 但如果这幅画真的拿出市面拍卖,同样可以卖到几亿美元。」
至于受盛名所累,一直囚禁于密封胶箱中的「蒙娜丽莎」,因它而产生的各种意义,其实跟本来的艺术品亦再无关系,已褪色成一个朝圣拍照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