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艺恩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对《地球最后的夜晚》预售票房的贡献率仅有6.3%。而来自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地球最后的夜晚》用户活跃城市占比中,二三四线城市用户群体都大过了一线城市,其中二线城市更是达到了42.5%。
这些观众,显然对导演毕赣的电影认知不足。毕赣的作品一向以文艺著称,2015年他的长片导演处女作《路边野餐》充满了诗意和梦幻,在虏获了不少文艺青年的心的同时,也拿下了不少电影奖项,却很难让大部分观众看懂。此次亮相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算是《路边野餐》的豪华升级版,不仅投资一路直奔6000万元,更是请到了汤唯、黄觉、张艾嘉等大咖加盟,但该片骨子里依旧是一部很毕赣的作品。
由此,大批期待着观看一部爱情片浪漫跨年的普通观众走进了影院,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部风格“阴冷”的作品。这些人已经因看不懂电影而心情沮丧了,哪里还有心情“一吻跨年”。当实际的观影体验无法满足仪式感的预期时,观众的愤怒直接导致了电影口碑的断崖式下滑。
在大量普通观众的恶评带领下,《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各大平台的口碑一路暴跌:豆瓣评分6.8,时光网评分6.7,淘票票3.5,猫眼2.7……可谓近期口碑表现最惨的电影,没有之一。
与口碑同样暴跌的,还有该片的票房成绩。在首日票房达到了2.64亿元,创造了国产文艺片单日票房的历史纪录之后,2019年1月1日的票房跌至1114万元——这也意味着该片取代2016年情人节上映的《奔爱》,创造了内地影史95.75%的首次日票房跌幅纪录。
艺术片有诉求,导演不愿营销“背锅”
《地球最后的夜晚》真的如此不堪么?长江日报记者观影发现,作为一部文艺电影,虽然叙事方面稍显紊乱晦涩,但在摄影技术、审美品位等环节上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对于看惯了商业片的大部分国内观众而言,《地球最后的夜晚》绝不是那种一眼能看明白的电影,片中有大量叙事留白、隐喻,或者说,讲故事根本不是它的诉求。观众的差评,更多来自于观影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2018年最后一个夜晚,也是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夺目的一个夜晚。凭借“一吻跨年”的营销和充满告别意味的片名,该片以2.64亿元的首映日票房创造了国产文艺片的新纪录
当今,对于国产综艺节目,观众们越来越严格,审美也日新月异,有人喜欢热闹喧嚣的竞技类综艺节目,就有人喜欢能静下心来欣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神奇图书馆在哪里》就是一档以图书馆之名探讨人生真谛的文化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