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认为,通过学术活动、组织展览、学术研究等方面推动,“我们倡导在四个维度上实现,第一,体现手工艺与衣食住行用的伙伴关系;第二,手工艺与公共交往之间的互补关系;第三,手工艺与审美创作及消费共行关系;第四,手工艺与生态的共享关系。这是在设计我们四个标准,评判作品时把握的关系。”
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何晓佑则提出,“在理念层面上还是要再提升一下,而不仅仅是发展手工业。实际上是用中国传统手工艺来引领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应该是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手工艺可能是引导艺术化生存方式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点或者理念。”
齐喆则认为,“在工艺教学上,要呈现出的当代性、开放性、实验性、交叉性、复合性,这可能是作为各个院校的工艺美术学科带头人必须要去思考和有导向性的作用。”
探索案例:
深圳职院成立工艺美术学院
东华大学帮扶云南培养非遗传承人
在相应政策文件的发布下,高校教育也有了一定举措。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院校增补专业中新增专业40多个,其中30多个与工艺美术相关,而削减的专业同样40多个,包括有7个工业设计,7个产品设计,有11个是服装设计。从这个增减数据来看,显然工艺美术在教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创立于1993年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到现在已经有六个专业,在今年7月份,也成立了工艺美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利群介绍,“2012年,我们成立了设计研发中心,有9个工作室,面向国内外院校开放。像蜡染艺术工作室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很多对国内外院校的工作坊,至今为止已经有60多所院校,大概有将近150多人汇集到这里。”他还透露,在手工艺作品和深圳的产业相结合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例如,腾讯CDC工作室和我们师生共同策划做的“侗乡有艺”,同时还有马尾绣深圳研发中心,也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和时尚产品结合,进行文创产品的再设计。”
宋代的丝织、印染工艺,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管理丝织、印染生产的机构相当庞大,分工也很细。少府监所属文思院、绫锦院、染院、裁造院、文绣院等,都是染织生产部门。
手艺人在思考什么?生存,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生产,整个行业发展的动力;生活,让作品物尽其用的载体;生意,保证从业者交流往来的形式。凡此种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关乎技艺,关乎经济,关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