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中华艺术 >

语默传神 花鸟世界——当代画家孙文龙作品鉴赏(2)

语默传神 花鸟世界——当代画家孙文龙作品鉴赏(2)
2019-10-21 15:40:20 Yahoo

恽南田耽迷于表现自然界中花花草草含葩挹露,迎风摇曳,四时变幻,语默传神的风姿韵态,在他的画作中,尚未发现有描绘翎毛的画作。

孙文龙的花鸟画,在其导师贾广健的亲炙下,以“没骨”花卉为主,兼事双勾,他不仅善于表现花卉,也善于对翎毛的描绘。不仅具有扎实的写生能力,还广泛师法宋、元、明、清诸名家,从中汲取艺术养分,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法,在“没骨”花卉基础上融入新风,将“没骨”花卉与禽鸟相结合,善于在尺幅之内营造花花鸟鸟的生命世界。

语默传神 花鸟世界——当代杰出画家孙文龙作品鉴赏

《更爱荷塘一池香》

孙文龙笔下的花卉翎毛,继承了两宋以来优良的写生传统,画中物象多从写生中来,或双勾设色,或“没骨”点厾。“没骨”与双勾只是技法上的区别,对于造型能力的要求二者应当是一致的,都需要有扑捉物象的扎实写生功力。孙文龙的《花语系列》造型写实谨严,设色秾艳,以重色衬托荷花的娇艳欲滴。用线以高古游丝描和铁线描为主,上承两宋余韵,下学陈洪绶及“海上三任”,荷叶的造型、勾勒处理,略带格律化的装饰性,但并不强调夸张和变形。其《翎毛册页系列》则主要以“没骨”画法和灵活多变的翎毛表现方法相结合,禽鸟形象或来自写生,或来自前人画本,表现技法多从宋、明人中来,画法写实工致。其翎毛形象无论来自写生还是来自前人画本,都并非是自然主义机械的照搬照录和简单的“传模移写”,而能融入自己的艺术幻化,在前人基础上融入新机,如其《翎毛册页系列之二》中的芦雁,在明代宫廷画家林良、吕纪水墨点厾禽鸟的技法基础上有所创变,工写结合,在头、颈、腹等处使用了“披毛”和“丝毛”,而足、蹼则采用勾勒。

语默传神 花鸟世界——当代杰出画家孙文龙作品鉴赏

《金卡系列之一》

在形式构成中,他重视色彩构成,其画作色彩秾艳,强调冷暖对比和环境色的使用。往往利用局部“染地”,或金笺纸板的底色来营造和衬托静谧深邃、淸新澹雅的时空氛围。在《翎毛册页系列》中他还将“岭南派”撞粉、注色的技法特点融入到作品中,利用水、色的互溶、互渗造成某种机理效果。

佛家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偈,体现的是“纳须弥于芥子”的精神境界。花鸟画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具有与诗人相表里的“寓兴”功能,在这里,与其说孙文龙是为自然界的花鸟传神,毋宁说是对生命律动的歌颂。苏轼曾为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花鸟赋诗二首,赞誉其“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巧夺天工,涵容诗意的画作。恽南田则有“笔墨本无情,但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情感总是要有归宿的,苏轼和恽南田,强调的是创作主体对客观物象描绘的“摄情”和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移情,即情感的对象化和对象的情感化。因此,画家孙文龙通过对大千世界中花鸟的描绘,实际上是对人生、对生命乃至宇宙观的阐发,也就是要借对一花一叶的描绘与体悟,来诠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和独特思致,体现作者对形象内在生命力和作者内心情感的契合。作为文龙的学长,希望他能在将来的创作道路上有更多的精品力作奉献给广大观者。

语默传神 花鸟世界——当代杰出画家孙文龙作品鉴赏

《金卡系列之二》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