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大箴
认识童建明是在2004年。我浏览艺术网站看中一家《河南画廊》里边的几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联系上老板要求他们送原作上门。老板就是童建明,作品送来后都不错,只有一件作品品相不好,但还是全留下了。合作很愉快,经过简单的交谈,发现童建明这个人很内向不善言辞,人品很好。他知道我搞美术评论的,所以让我看他画的画。我看了他的作品,真的没有话说,他画的还不成形,还没入门的样式。我没有说话,我只建议他去美院进修。
可能那几年画廊好做,他并没有去学习。但他一直在用心的画。感觉他有进步,但还是没入门,找不到可说的东西。一直到2015年画廊不好做了,他进了张津诚的一个美协冲刺班,看到同学们画的画他震撼了,感觉自己相差太远,不敢在教室里画画怕丢人,好在他悟性极高,还是听懂了一节裸一句话,就是:“你画的画能不能让读者看明白。你在表达什么。能不能让读愿意看。愿意仔细品读”。
听懂了这句话,就回河南画画去了,也许是童建明有众多画家所不具备的东西,也许是他有超级运气。2015年只有三个月,他已经获国展优秀奖3次,入选1次,初评3次。当年获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童建明让我看他的画,我终于能说话了,我指出他画的画。仅仅是在画照片,仅仅是一个初学者的水平,仅仅是能画张画而已。
2019年童建明又拿作品让就看,当我看了他的人物小品,说实话内心还是很惊讶的,这作品就有点意思了,趣味性十足,这才是艺术的样子。就如何欣赏中国画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作品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是否可以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非常期待童建明有更妙的作品。
风雨之间,历代文人墨客往往借其抒发情怀,“风雨归舟”“山雨欲来”等与“雨”有关的景致被描绘得极为生动,近现代画家傅抱石“风雨”题材的作品更被论者形容为“一半山川带雨痕”。
2020年9月6日,“荷韵善都,书画弥香”——2020第三届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文化中心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