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深观察)(2)

不仅作品聚焦普通人的生活,北京人艺也始终把服务普通观众放在重要位置。

近年来,北京人艺初步构建了“演出+展览+普及+教育”的公益戏剧矩阵,坚持戏剧普及。开发出“戏剧永恒”“菊隐·艺术匯”“剧场艺术课——大家面对面”“新戏创作分享会”“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公益演出”“剧本朗读”等多个自有公益品牌,举办活动上百场;积极与基层组织联动,与属地联合开展“爱心文化种社区”活动,已培养17个街道的戏剧普及项目带头人近400人,受益50余万人次;建立“人艺戏剧教育基地”,与多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教学、辅导编排剧目、建立戏剧课程体系、大师进校园等途径系统开展戏剧教育,10年来先后走进30多所学校。

形成独特风格,传承艺术精神

北京人艺建院之初,被称为“建院四巨头”的曹禺、焦菊隐、赵起扬和欧阳山尊曾用一场历时42小时的谈话,为如何建设北京人艺,绘制出一幅清晰的蓝图,那就是要建立一座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形成独特风格和理论体系且享誉世界的文化剧院。

如何在中国的舞台上,构建符合中国老百姓胃口的戏剧艺术和戏剧体系?

70年来,北京人艺的一代代艺术家孜孜求索,以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积累,形成了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演剧流派,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留下了北京人艺创作精神,奠定了北京人艺在中国话剧领域的独特地位。

从建院之初的《龙须沟》开始,在“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北京人艺创作出了《茶馆》《雷雨》《蔡文姬》等一批经典戏剧作品,它们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洞察世事的尖锐,有透彻的剖析和犀利的深刻。这些戏剧经典不仅在人艺的舞台上绽放,也永远珍藏于中国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标注了不同时期中国话剧的创新水平和艺术高度。

 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深观察)

《全家福》(2005年)剧照。

“北京人艺表演风格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视深厚的生活积累。”作为北京人艺建院之始的第一批演员,北京人艺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曾如是说。

“你表演,别飘在那里,表演最忌讳虚假造作。你们的戏要落在地上。”“你们学的都是表演方法。比表演方法更重要的其实一个是文化修养,一个是生活积累,甚至生活积累更重要”……这是蓝天野经常教导后辈的话、也是北京人艺对几代演员的要求。

在这座艺术殿堂里,有句70年来恒存的“戏比天大”,也一直深植在每个人艺演员的心里。塑造过众多经典人物的演员龚丽君,曾经是《雷雨》中最年轻的“蘩漪”,她感慨,“‘戏比天大’是人艺老艺术家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人艺的舞台上,所有的老先生都不曾离去,他们的戏魂始终都在。”

“一棵菜”精神,同样也是北京人艺从建院之初传承下来的艺术精神。“一棵菜”不光有绿叶,还有帮子,也有根,这样它才是一棵完整的菜。一部戏同样如此,缺谁都不行。所以,北京人艺没有明星,都是演员。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北京人艺舞台上,很多出彩的人物恰恰是小角色。话剧表演艺术家黄宗洛以配角闻名,一个《茶馆》里的“松二爷”,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演员何冰虽然经常在影视剧里担纲主演,但只要是上演《茶馆》,“刘麻子”和“小刘麻子”仍然演得神采奕奕。

“北京人艺历来都是坚持出精品,出人才。特别在人才培养这方面,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从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里先后孕育而生,这也是北京人艺70年来最值得称道与自豪的地方。”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说。在他看来,北京人艺培养人才的“法宝”就是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从根本上去继承北京人艺的演剧风格与艺术精神。

走出去引进来,促进交流互鉴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让世界看到中国故事,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是北京人艺一直以来的使命与追求。

20世纪80年代,《茶馆》代表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让中国话剧进入了欧洲的视野。这部被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的作品,在德国、法国和瑞士3个国家的14个城市演出23场,受到热烈欢迎,赢得了西方戏剧界的赞誉。

此后,《天下第一楼》《知己》《李白》《我们的荆轲》《我爱桃花》等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精品剧目交替赴海外巡演,成为中国话剧传播的使者。

 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深观察)

《社区居委会》(2020年)剧照。

2013年,应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邀请,北京人艺将莎士比亚著作《大将军寇流兰》带回了莎翁的故乡。当狂放的吉他扫弦和爆裂的鼓点轰鸣而响,舞台下各国观众的情绪随之沸腾。这是中国内地首部被邀请参加此展演的话剧,一经上演,令所有英国观众耳目一新,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

2015年,中国开启“一带一路”建设,北京人艺也踏上了“一带一路”的旅途。10月12日,北京人艺受邀携原创大戏《我们的荆轲》前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在当地扬基·库帕拉国家模范剧院演出。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剧院,第一次上演了中国戏剧作品。来自东方的戏服、音乐和故事,令观众为之惊叹。

除了“走出去”,还有“引进来”。70年来,大量优秀外国剧作曾在北京人艺上演。以《推销员之死》《哗变》《洋麻将》等为代表的一批外国经典剧目持续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舞台精品在这里融合碰撞,交流对话。

自2011年起,北京人艺推出“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以高水平的艺术质量为标准,以“名团、名剧、名导演”为遴选原则,先后推出“国际展演单元”“国内展演单元”“原创邀约单元”“特别影像单元”四大板块,满足观众对外省份、外国优秀剧目的观演需求,为促进多元化戏剧交流搭建了有益平台。

 人民的剧院 艺术的殿堂(深观察)

《香山之夜》(2021年)剧照。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火车“慢”游,一趟集齐沿途风景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持续加大特色旅游列车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品牌。今年前11月,国铁集团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737列,同比增长17.6%,掀起火车“慢”游消费热潮。

    2024-12-23 10:33 小兴安岭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