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同类型风格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当下这个繁荣的时代,也是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体现的时代。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活跃,选择也越来越多样。近十年来,影视剧的题材、形态、类型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满足了观众分众、分需、分龄、分层、分圈的文化需要。历史剧、古装剧、年代剧、行业剧都出现了代表性作品,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青春片、警匪片、歌舞片、动画片、文艺片、纪录片、作者电影等也都各放异彩。特别是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片、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动画片、以《琅琊榜》为代表的网络IP剧等都用创新突破为中国影视的多样化带来了新气象。虽然创作中也不同程度出现过拼盘美学、娱乐至上、过度奇观、IP崇拜、流量迷信等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主流作品都试图在类型规律中,表达创作者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思考,整体扩大了中国影视的市场规模,推动了中国影视创作艺术和技术的提升。
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在多样化、风格化方面进一步拓展。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和饶晓志的《无名之辈》等现实主义电影,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和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等纪实风格电影,路阳的《刺杀小说家》等幻想类电影,贾玲的《你好,李焕英》等亲情电影,毕赣的《路边野餐》等艺术电影,以及《二十二》《喜马拉雅天梯》等纪录电影,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广泛影响,得到了不同范围的市场认可。虽然国产电影反映现实和人性的深度、力量、强度还参差不齐,但是电影创作的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依然是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时期。这些电影在引发不同观众不同评价的同时,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表达、文化观念、观众诉求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国电影文化的包容性。
而在电视剧以及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网络剧领域,同样出现了多样化的创作繁荣。《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三十而已》《隐秘的角落》《都挺好》《破冰行动》《小欢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安家》《大明风华》《大宋少年志》《老酒馆》《猎狐》《陪你到世界之巅》《岁岁年年柿柿红》《我们的四十年》《我是余欢水》《在远方》《正阳门下小女人》《木府风云》《火蓝刀锋》《咱们结婚吧》《辣妈正传》等作品,风格、形态、样式各有各的不同,许多改编自网络IP,但都探索了内容和形式的新的可能性,扩展了剧集创作的文化空间。
以新主流影视剧为主体,在头部影视剧带动下,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视剧共同发展,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观众的不同需求、观众日益增长和变化的需求。虽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观众道德观、审美观的差异,对不同的影视剧作品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态度,但正是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影视剧繁花似锦的局面。
4.新一代影视人正在努力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完成承上启下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青年影视创作者青出于蓝、快速成长。前辈影视艺术家继续承担着“传帮带”的使命。张艺谋、陈凯歌、吴子牛、李雪健、陈道明、郑晓龙等许多著名影视艺术家继续在一线创作,正当壮年的成熟创作者继续担负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而80后、90后的新生代影视创作者更是在大发展背景下,逐渐成为创作生产生力军。许多头部影视作品出自一些年轻主创。2019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前两位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的主创都是年轻人,2021年目前国产电影票房排在前三位的《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和《送你一朵小红花》也都是以年轻创作者为主体。在电视剧和网络剧创作中,更是有一大群年轻创作者如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努力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创作了许多深受青少年观众喜爱的优秀剧集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影视创作者,在各方面关心和引导下,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主动积极参与重点影视项目,投入新主流影视作品、重大主题宣传的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1921》,集中了数十位深受青少年观众喜爱的青年演员参与演出,塑造第一代中共党员的形象;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中流击水》《百炼成钢》《我们的新时代》等庆祝建党百年重点剧目中,也有众多有影响的青年演员加盟。通过参加这些重点项目,许多年轻的影视演员表示,他们在演戏的同时也在深入生活,经历从“要我演”到“我要演”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历史、接受教育,通过演戏获得了成长。
近十年来,无论是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还是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视金鹰奖等,都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影视创作者和他们创作的作品获得奖励,这表明在“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的同时,中国影视行业也在“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承先启后、后继有人,是近十年中国影视行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影视剧创作坚持开拓创新,佳作迭出。影视创作越来越自觉地担负“文以载道”的使命,紧密配合中心工作,传达核心价值观;同时,影视创作者也更加重视艺术规律、传播规律、技术变革,积极探索影视剧的创新空间,提升影视剧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影视剧的题材、风格、样式、类型更加丰富,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几代影视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专业素质,追求德才兼备。当然,在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影视剧创作仍然会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如何完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并使之真正成为属于世界的故事,如何强化影视剧创作的现实主义深度、广度和力度,如何更好地使创作倾向如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那样“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如何让影视剧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和美学内涵,如何让影视剧拥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去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需要,如何让影视创作更有建设性地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都将是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新使命。
(作者:尹鸿,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电视剧《大江大河2》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近年来,网络文学IP(知识产权)影视化改编日益成熟,涌现出《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大江大河》等叫好又叫座的影视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