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术要闻 > 正文

郑板桥与兰竹石

 墨竹 郑燮 扬州博物馆藏

墨竹 郑燮 扬州博物馆藏

 柱石图 郑燮 扬州博物馆藏

柱石图 郑燮 扬州博物馆藏

2023年是郑板桥先生诞辰330周年,扬州博物馆于近日举办郑板桥书画作品展及相关学术研讨活动。郑板桥为人真率,诗画标新立异,为官正直善良。徐悲鸿称他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在书画艺术史上,郑板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板桥是一位从贫苦家庭中走出来的杰出艺术家。其《刘柳村册子》自述道:“板桥最穷最苦,貌又寝陋,故长不合于时。”而他一生发奋自雄,素有诗书画三绝之誉。郑板桥题兰竹石图曰:“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的绘画题材很窄,在有限的题材中,通过诗文抒发了极其丰富的思想。他自述:“板桥作画,家数小小,兰、竹、石而已。”郑板桥是画兰竹石的专家,在兰竹石题材绘画中,以诗文寄托了处世为人的真性情。

兰花有幽香,翠竹虚心,未出土而先有节。顽石梗介,丑而多窍。看似板桥画兰竹石,其实都是寄寓君子,即画家赞美君子的品格象征。

兰花形象似蒜,又有雅蒜之称。板桥诗曰:“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兰谱压风骚。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屈原、宋玉的文章赞美兰花,兰花是从山中来的幽香贞洁之花,是君子之花。板桥画大幅兰花中堂,题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兰草来自山中,还当回到山中,才能蓬勃的生长。郑板桥画巨幅兰花,是山中的兰草,一派生机勃勃。兰有王者香,兰花的幽香寓意着君子的品质。板桥诗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

板桥画兰花,又喜欢在兰花丛中认真地画上荆棘,寓意高洁的君子与小人。题诗曰:“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无小人不成君子,正所谓麻生荆棘之中,不扶自直。

兰花被移栽到盆中以后有憔悴之色,如同板桥来自民间,一旦离开了生长的土壤,则有思归之意。这是物的本性,也是人之初心。回到大山之中,回到人民中间,兰花才能够茁壮成长。板桥画《破盆兰花》诗曰:“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雍正三年板桥画盆兰送大中丞题诗曰:“宿草栽培数十年,根深叶老倍鲜妍。而今归到山中去,满眼名葩是后贤。”

板桥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云影之中,取法于观察自然,以竹影画墨竹。文同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板桥画竹师造化,其诗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洒夜间思,削尽冗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板桥画竹,是借竹抒情,以竹言志。在潍县衙署画竹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画竹,栽竹,赏竹,以画竹寄寓自己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之情,不忘民间百姓,引发了世人的共鸣。

板桥去官告老还乡时,画竹与潍县绅士百姓辞行,题诗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板桥由士而宦,由宦而民,返扬州画第一幅竹题诗曰:“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板桥一生画竹,以此寄寓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极大地丰富了咏竹题材绘画的思想性,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

板桥画兰竹时,往往衬以石,表现出兰生山中,竹映石秀的景色。板桥画顶天立地的柱石,通幅画中别无它物,仅画一石冲天,多以大斧劈写出。板桥从来不画瘦绉漏透的太湖石,不画玲珑剔透的巧石。板桥自称其画的是丑石,认为石丑而雄,石丑而秀。郑板桥画石,其实是在画人,其柱石图诗曰:“一卷柱石欲擎天,体自尊崇势自偏。却似武乡侯气象,侧身谨慎几多年”。此题画诗吟咏的是诸葛武侯气象。又题画石诗曰:“老骨苍寒起厚坤,巍然直拟泰山尊。千秋纵有秦皇帝,不敢鞭他下海门。”此石可称为泰山石敢当。

石应有知,石最冥顽。人世之间,千秋万代,无言之石见证了一切。板桥诗曰:“顽然一块石,卧此苔阶碧。雨露亦不知,霜雪亦不识。园林几盛衰,花木几更易。但问石先生,先生俱记得。”中国历代有刻石成碑,铭记历史的传统。板桥在衙斋墙上,用余墨画一卧石,表示板桥为官,讼简刑轻,卧而理之的为官之道。

板桥先生借兰竹石绘画,抒发胸中之块垒,关注民生之哀乐,兰花之幽香,墨竹之挺拔,顽石之耿直,是板桥先生自己为人的生动写照。

(作者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