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术要闻 > 正文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2024年1月2日,“亦真亦幻——王仁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圆满闭幕。本次展览是建国以来,安徽首位女性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大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担任策展人。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时值深冬,中国美术馆门口却热闹异常,排起了一百多米的长队,午后一点左右,人们就来到中国美术馆门口,让人意外的是居然有许多年轻人。据了解,他们今天是来追“星”的,这个“星”就是安徽女画家王仁华,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王仁华究竟有什么魅力,如此受欢迎?

从2000年王仁华的《窥探》获得“新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奖开始,王仁华的作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画中走来一位古雅的女子,她轻轻掀开帘子一角向外张望,渴望自由的心灵瞬息被唤醒,一丝苍凉感随之而来。画作构图看似简单,但很有韵味。王仁华将古典与现代、个人与世界通过绘画的语言巧妙连接起来,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窥 探136cm×33cm2013 年

窥 探

136cm×33cm

2013 年

    据了解,王仁华在安徽省书画院任专职画家。九十年代初,她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在世界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之间探索与学习,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寻找相契合的平衡点,在“小我”和“大我”中寻找突破,倾听自己和世界的对话。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她的路一定是多元的,当各种元素相互碰撞的时候,她已然站在一个超脱的高度上触摸艺术的温度了———那是一种极致的谦卑。

王仁华在人民大学执教期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工作之余,她更加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为人们所喜爱的艺术精品,深受大众的喜欢和认可,多年来多次获得全国性的各类大奖,被坊间戏称为“获奖专业户”。在其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她的内心世界,更感受到一种质朴纯粹的人间大爱,以及对于文化、历史的独特理解,这种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人生体悟透过水墨语言的渲染,营造出介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意象空间。

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徽班进京》,通过大面积的水冲墨块形成画面主视觉,表现出人物的快意与洒脱,和强烈的历史感,仿佛每个人物都在说话。

徽 班 进 京363.7cm×408.1cm  2013 年安徽省美术馆(藏)

徽 班 进 京

363.7cm×408.1cm  

2013 年安徽省美术馆(藏)

作品《似水似风似云》获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后来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水、风、云”虽是轻柔的,但其内在力量不容忽视,往往细微的事物隐匿着大境界。画中女子托腮凝视,冷艳的眼神里充满复杂的情绪,那是轻蔑,是冷漠,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愚钝”。“面具”含有一种觉醒意识,饱含着对真相的质疑、人性的拷问。一张纯白粉饰的脸暗示了不同角色的人生,有人前的风光,更有面具下的辛酸。

似 水 似 风 似 云174cm×93cm2005 年江苏省美术馆(藏)

似 水 似 风 似 云

174cm×93cm2005 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表达的是一种大爱,坚强而独立。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来源于汶川地震中一位失去双腿,却用顽强意念站在舞台上的舞蹈老师。画面干净唯美,繁花满地,轻盈的蝴蝶温暖飞舞,一舞者飘然若仙,体态轻盈却眼神坚毅,在广袤的天地里轻舞飞扬。舞者柔弱的外表下是骨子里的坚强与执着,其背后的故事内涵深邃,吸引和打动着心灵,让我们看到深陷困境依然对生命持有追求和热爱,培根说:“人要无惧挫折,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洁白的衣裙包裹着倔强的躯体,隐约露出的假肢成为一段优美的独白,让我们听到柔弱之中坚韧的心跳。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220cm×180cm2014 年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

220cm×180cm

2014 年

王仁华带着暖和爱抵达谦卑的内心,她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她的绘画艺术直击灵魂深处,表现出亦真亦幻的生命之美。

这次展览中,她的戏曲人物系列也是一大亮点。戏曲非常贴近老百姓的喜好,印象中爱看戏曲的人年纪偏大些,现在会有那么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说明国粹文化无论何时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以生活为背景,以时间为布景,人们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王仁华用独特的手法,拉近了人生与戏剧的镜头,让人感受到半真半幻的人生体验。并且,传统与时尚、简约与繁复融合在绘画中,既有写实的细腻与工笔的精妙,又表现出写意的自由,给人许多美好的想象。

观展时,许多年轻人围着王仁华,探讨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中的独立、融合与碰撞。他们热情地探讨艺术的话题,说着对戏曲的见解。了解生命又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一如王仁华对绘画的真诚。她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用色彩填满孤独。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建国以来中国美术馆首位安徽女性画家个展圆满闭幕

王仁华说,要呼吁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利用这些画唤醒年轻人的文化意识,掀起年轻人热爱传统的浪潮,让她们知道,这就是中国文化,不能没了,不能唱戏没人看了。

的确,王仁华的作品有很高的辨识度,除了以戏曲元素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对女性自由精神的表达。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仁华的个展人气爆满,并且这么多时尚的年轻人网上预约前来。建国以来安徽首位女性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大展,流动着春天的温暖。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爱此溪山好 阳羡觅东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现在,体验式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饮茶、陶艺、阅读,都是生活体验。”

    2024-07-26 10:01 苏东坡主题旅游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用多种类型题材向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用光影传承赓续千年的中华文脉,也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2024-07-23 10:13 中国电影 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太原古称晋阳,有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全市现有2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

    2024-07-19 10:07 博物馆之城 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我国的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西瓜呢?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古人同样好奇,他们也对这个问题做过长足的探索。

    2024-07-17 09:24 夏天 西瓜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在吃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眼光!

    “民以食为天”,自原始农业诞生之际,我国的农作物体系就展示出“多元交汇、多元一体”的特点。有些新物种不仅在华夏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还能“反客为主”,成为今天散落各地的地理标志产品。一起来看历史上那些关于“老祖宗严选”的趣事。

    2024-07-08 11:34 原始农业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2024-07-05 10:15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三星堆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苏轼魂归处为什么是河南?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标杆性人物、对中国人文精神影响至深的苏东坡,其坟茔就坐落在郏县西北隅。

    2024-07-05 09:49 苏轼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 荟萃西南地区人文自然珍宝

    “四川大学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从学者视角和学科维度精选展品,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可看、可听、可闻、可触的综合性展陈体系,力求增强观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兴趣。”

    2024-07-02 14:56 四川大学博物馆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没有一个“夏”字,却句句都是夏天

    有难忘的回忆,有未知的惊喜,有无数正等待慢慢实现的璀璨梦想,是的,这就是夏天。

    2024-07-01 10:03 夏天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