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硬实力征服观众 《长安十二时辰》不走寻常路

硬实力征服观众 《长安十二时辰》不走寻常路
2019-07-04 14:48:00 澎湃新闻

原标题:用互动模式讲中国故事,《长安十二时辰》带来的变革

悄无声息地上线,却又立刻火遍全网,《长安十二时辰》用硬实力征服了这届观众。好看,这大概是大多数人在观赏过该剧后的最大感想。

按理说,一位孤单英雄以身犯险,在规定时间内拯救世界的故事,绝对算不上特别新鲜的设定。但从马伯庸的原作到影视剧的改编,《长安十二时辰》似乎执意不走寻常路。

硬实力征服观众 《长安十二时辰》不走寻常路

同样一个故事,讲法不同,就会给读者和观众带来完全不一样的试听感受。《长安十二时辰》的“好看”,源自于它的快节奏、多线索与足够吸引人的悬念。而论及这些特质,还得从原作的诞生说起。

当初,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让马伯庸开了一个“脑洞”。于是,他将小说主人公力挽狂澜的时限规定为十二个时辰。从目录开始,整部小说就被上紧了发条。总共24章,一章只写半个时辰,章章都像在倒计报时。难怪,有人将这部作品形容为中国版的《24小时》。

回过头来看,《长安十二时辰》的创作中至少汇集了游戏和美剧两大元素。而这两大元素,又都具有互动性特点——注重主客体间的反馈。作为一款游戏,《刺客信条》的宗旨就是让玩家得到紧张刺激的感官享受。而美剧《24小时》更是必须把悬念进行到底。要知道,如果收视率不能令人满意,再热门、再大牌的美剧都有可能随时被砍。

于是,在《长安十二时辰》的每一集结尾,观众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不露真容的反派正紧锣密鼓地打造作案工具,越来越接近阴谋的得逞。用时间的紧迫渲染紧张气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观众牢牢钉在屏幕前。

选择互动,也就意味着摒弃单向度的闭门造车,更重视来自读者、观众的意见。作为老资格的互联网原住民,马伯庸自然深谙此道。了解网友的所思所想所爱,才能创作出更贴近受众心理的作品。就此而言,《长安十二时辰》能够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并不奇怪。

这不能不令人联想到,一度被赞誉为“神剧”的《破冰行动》《人民的名义》都曾在中段不幸滑坡。原因就是,一些莫名其妙、啰嗦拖沓的桥段被生硬地插入到剧情之中。《破冰行动》的主创曾经表示,加入爱情戏,就是要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然而,对于这种“想当然”,年轻人自然是不领情的。

进而言之,中学生住进了学校提供的豪华套间、在大城市打拼的打工族动不动就背起名牌包包、医生律师警察不干本职工作却忙着谈恋爱……某些电视剧与老百姓现实生活的脱节,与部分创作者的“自说自话”不无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将给文艺创作的模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与《长安十二时辰》类似的是,作家金宇澄的代表作《繁花》,同样脱胎于网站平台上的互动,得益于众多网友的评论和建议。作者与读者、拍摄者与观众之间的固有关系正在潜移默化之中被颠覆。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当下的影视剧制作就不可能做到与时俱进。

不过,将《长安十二时辰》的大受欢迎单纯地解释为美剧讲法唐朝背景,显然失之粗略。事实上,《24小时》等经典美剧早已问世多年,希望照搬其经验者也不在少数。但成功的例子,却寥寥无几。

关键在于,一部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核能否被读者、观众所接受。用美剧模式来塑造一位来自唐朝的孤胆英雄,显然只会造成文化层面上的水土不服。

不难看到,《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张小敬、李必反复追问的问题是,捉拿入侵长安的狼卫,到底是为百姓还是为权贵?可见,他们遵从的并不是美剧套路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该剧对长安三教九流全景式的展现,对王朝兴衰的慨叹,既交代了反派能够乘虚而入的原因,又体现了“民为本”的可贵思想。

换言之,尽管吸收和借鉴了他者的成功经验,但《长安十二时辰》讲述的仍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故事。网友热议李白对本剧词曲的包办、长安十二坊的高度还原、一众演员服化的专业、唐朝士兵的战术……这些现象都证明,只要讲得精彩、讲得到位,中国故事的受欢迎程度就不应被怀疑。

今年初,《流浪地球》的刷屏,同样来得出人意料。它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特效制作的进步,但“不愿离开家园”这一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理念,才是真正让世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可见,怎样避免默守陈规,用崭新的模式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是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略微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长安十二时辰》的枝蔓过多,在先期放出的12集中已显出疲态。不知,这是否与本剧的篇幅过长有关?据说,26集不过是本剧的第一季。若果真如此,则不免让观众为本剧会不会烂尾、拖沓而感到担心。但愿一部佳作,不会在资本的力量面前低下头。

不管怎么说,《长安十二时辰》终于摆脱了情情爱爱的小格局,也没有拘泥于枯燥沉闷的大道理,为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观众是识货的,是会用遥控器、鼠标投票的,牢记这一点,广大文艺创作者才能有所作为。(澎湃评论员 李勤余)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