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蕾哈娜惹争议的“中国风”,西方人 300 年前就开始追捧了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风,其实已经流行了近三百年。
当蕾哈娜身着 Iris Van Herpen 和 Jean Paul Gaultier 设计的高级定制礼服摆出不同的姿势。但中国网友们首先把注意力放到了她的发型、配饰和妆容上,并为这位“山东天后”究竟走的是“和风”还是“唐风”争到不可开交。
美国时尚资讯网站 refinery29 认为,这次拍摄掌镜的摄影师是中国人,团队也都来自中国,成片中参考了团扇、屏风等中国元素的美学,再正常不过。
也有一小撮网友指出,蕾哈娜这次新造型的风格,其实是三百多年前已经风靡欧洲的“Chinoiserie”,它来自于当时西方人对于遥远神秘东方的美好想象,直到现在都是一种时髦的装饰艺术。
谁定义了“Chinoiserie”?
根据维基百科对 Chinoiserie 的解释:中国风的“中国”主要指以中国为主体的东洋世界,除了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也是相关的创作题材。这种艺术风格专指欧洲人以东洋文化作为灵感来源,并添加想像的新创作。
一间贴着Chinoiserie 风格墙纸的当代卧室
17 世纪时,东印度公司开始将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并被欧洲贵族们奉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与其一同来到欧洲人面前的还有各种精美的瓷器、丝绸。大批传教士将中国的各种文化、经典等带到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时尚潮流。
18 世纪的欧洲,人们依然在经受着教派纷争和战乱之苦。传教士们口中描述的中国是一片和谐美好、高度文明的沃土,让当时的西方人艳羡不已。
“太阳王”路易十四就曾在凡尔赛宫里举行舞会时穿着中式服装,坐在一顶八抬大轿里出场,全场顿时一片惊叹声,这一举动也让当时的贵族们争相收藏中国舶来的珍品,攀比现象蔚然成风,许多人对这片土地心生向往。
在那时路易十四的财产目录里,已时常出现 “façon de la Chine”(中国式)或 “à la chinoise”(中国品)的字样。不过直到 19 世纪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禁治产》中,才首次提出“Chinoiserie”的概念。
你可以认为 Chinoiserie 是“外国人想象中的中国风”。18 世纪洛可可风绘画的代表人物,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就曾经创作过一系列这种风格的作品,《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和《中国集市》是其中代表,引得当时的贵族们争相购买他的画。
弗朗索瓦·布歇《中国花园》
在弗朗索瓦·布歇的这些画作中,不乏中式凉亭、童子、纸伞等传统印象中的中国元素,并且在一些画中人物上还有中文拼音的标注,如 Con Foui(宫妃)、Thau Kiene(太监)、Chao Niene(少年)等,令人惊叹的是布歇从未去过中国,后人们猜测他应该是观看了大量被翻译过来并附有插图的中国画册,由商人、传教士们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创作了这些画。
Chinoiserie 的风靡,更是让同时期的一批法国画家专门以画这种(不伦不类)风格的画而出名,形成了独特的“中式洛可可”风。
Jean Antoine Watteau 笔下受人朝拜的女神“Ki Mâo Sao”,来自老挝的“Mang”王朝:
Christophe Huet 喜欢画穿衣服的猴儿,想必是受了《西游记》的影响(Huet 真的画过很多猴,有兴趣可以去亚马逊上搜搜他的画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人都以拥有东方青花瓷器为时尚,然而真正的进口瓷器供不应求,普通百姓买不到,怎么办?荷兰人和德国人站出来说:我们试试看把它造出来!
产自德国Meissen地区的中式茶叶罐
在这一风格的影响下,商人们将 Chinoiserie 的图案制成壁纸、挂毯及屏风,成为当年的爆款家居用品,看不看得懂不重要,赶时髦就完事儿了!
Chinoiserie
一直是时尚圈的最爱
“西方人分不清亚洲诸国”这件事,从 Chinoiserie 风靡时就已经开始,也让 Chinoiserie 从三百多年前诞生之初就杂糅了太多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符号。
虽然它被“中国风”的翻译所概括,但并不都是中国元素。
上一次 Chinoiserie 大幅度占据我们的眼球,要数 2015 年那场名为《中国:镜花水月》的 Met Gala 舞会。
Georgia May Jagger(左)和 Gucci 的设计师 Alessandro Michele
在这场舞会红毯上,各路超模明星都想尽办法从大牌时装中搜寻中国风元素,拼了老命凹造型,当时就有人调侃道:这是一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风”的盛会。
文章开头提到的蕾哈娜穿着由中国设计师郭培设计的龙袍大裙霸气亮相,结果红毯图被网友恶搞 P 成了山东煎饼,再次坐实了“山东天后”的花名。
从舞会上大家的选择的服装也不难发现,设计师们爱用 Chinoiserie 当作灵感来源已经由来已久。
Chinoiserie 能被时尚界如此重磅钦点,不仅因为它已经是一种成熟的风格,更是因为它是当代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爱用的元素。
在巴黎康朋街 31 号的 Coco Chanel 女士故居中,我们能看到诸多中国瓷器、乌木屏风和漆器。
亚力山卓·米开理掌镜的新 Gucci,正是以几季极富 Chinoiserie 风格的造型打开了市场。
伊夫·圣罗兰的伴侣皮埃尔·贝尔热热衷于收藏文物,对于 Chinoiserie 元素更是情有独钟。
在他的故居中不仅摆放着大量瓷器,几个房间的墙上全部都是 Chinoiserie 风格的壁纸。
如今的 Chinoiserie
依然时髦
抛开纷繁的历史原因,Chinoiserie已成为一种由东西方文化差异而独树一帜的装饰风格。
如今流行在各个品牌间的 Chinoiserie,多数“以大见小”地提炼出其中一样元素,便可在日常造型中起到点睛之笔,工笔画风格的花卉鸟兽和传统配色,让当代人更好地驾驭此种风格。
Chinoiserie 中的色彩是当今美妆品牌们的挚爱。
2018年秋冬,美妆品牌 ADDICTION 就以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奇的电影《末代皇帝》中的配色为灵感,推出了眼影盘、腮红等彩妆系列。
一直很火爆的 CPB 也曾在 2017 年推出过名为“Chinoiserie chic”的口红系列,在同年的圣诞眼影盘中也用了“樱花与燕子”的标准 Chinoiserie 元素。
再比如这两年很流行的瑜伽垫品牌 Sugarmat,就与墙纸艺术家王庆之合作,推出了几款以清朝工笔花鸟为主题的 Chinoiserie 风瑜伽垫。
如今全世界的文化已经高度融合,Chinoiserie 并不代表如今的中国风,但如果把它当作成熟的艺术风格去欣赏,一切将会有趣得多。
(图片来源于外滩TheBund)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著名的谍战大片“007”系列将在其第25部电影中迎来一个重大的变革:“007”代号将不再属于西方白人男性英雄詹姆斯·邦德,而将由一位黑人女性继承。
在申城剧迷心中,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几乎成为优质热门戏剧的代名词。纷至沓来的《哈姆雷特》《钦差大臣》《叶甫盖尼·奥涅金》《海鸥》……向观众展现了这个国家深厚又迷人的戏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