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清华学人“破格”录取的历史考察
——兼论史实考证与历史虚无主义批驳
作者:张铭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报刊媒体上时常刊载一些名人在民国时期投考清华、北大等名校时,虽个别科目成绩很低却能够被“破格”录取的故事。那些“偏才”“怪才”的数学、英文等科目动辄个位数甚至零分的成绩,还有他们被大学校长“破格”录取的传奇经历,十分吸引大众眼球。然而,事实上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故事,有很多是不够真实或全面的。针对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故事,学术界已有一些商榷和批驳的文字,也产生了一些效果。不过,这些文字大多是征引时人的回忆来加以佐证与批评,若能够从当时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角度进行正本清源的梳理,将更有利于消除这些曲解历史说法的不良影响。鉴于此,笔者以其中流传广泛的一些清华学人的经历为案例,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的招生制度为基本分析线索,结合相关回忆资料,进一步辨析这些故事的失实之处。
在民国大学“破格”录取的故事中,无论是钱钟书、吴晗还是钱伟长、闻一多,清华学人的故事流传颇广。的确,当时清华大学的招生制度十分灵活,除了每年一度的新生招生考试以外,还有以转学、借读等形式进入清华的学生。然而,据笔者考察,这些学术大师在被清华录取的时候并未“破格”,相反,他们的录取过程完全符合清华大学的招生规范。所谓“破格”的印象,大部分是由于人们对当时高等教育的情况了解不够,将当下的教育制度投射到历史时代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