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2019-09-29 22:46:56 澎湃新闻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H5|致敬攀登者【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两次都上了人民日报头版。电影《攀登者》就讲述了这个“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故事。

在这个大片云集的国庆档,观众对《攀登者》的期待值颇高。电影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担任编剧,香港导演李仁港执导,徐克担任监制。电影的演员阵容也非常华丽,包括了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成龙、何琳、陈龙等,用网友的说法是:“国民免检阵容”。

从题材上看,《攀登者》也是带有首创性质的作品,它是中国首部巨制的登山题材电影,并且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电影讲述的是,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1960年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975年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的故事。

影史上有不少登山题材的电影,其表达的主题,大抵是以人类对山的征服,体现人类对自己的征服。不过,作为新中国成立70年的献礼片,《攀登者》中的攀登不仅仅是自我挑战,也是国家精神的体现。这是《攀登者》区别于其他登山题材电影的一个地方,它的落脚点在于主旋律。

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登顶珠峰的意义

《攀登者》背后的真实历史事件是1960年、1975年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有9座在中国境内,最有名的无疑是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珠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测量),很多人将它与“南极”和“北极”并提,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18世纪起,无数探险家试图登上这人迹罕至的峰顶,但在1960年之前,只有少数外国的登山家曾先后两次从坡度较缓的南坡登上过顶峰。

至于从北坡登顶,外国登山家和探险家也做过多次尝试,但都无功而返,主要是因为北坡的地形更复杂、坡度更陡峭、气候环境更恶劣、山难更为多发。

回到1960年代的历史语境,新中国建设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因此,并非人人都理解为什么要耗费巨资去登珠峰。“登山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吗?”攀登珠穆朗玛峰为什么重要?

根据CCTV的《国家记忆·中国首登珠峰》记载,国内虽然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在这种时候,中国攀登世界最高峰,不仅关乎国家和民族尊严,也是向世界展示国人精神面貌的一大窗口。而据其他史料,当时中国与尼泊尔正在进行边界谈判,能否登顶珠峰也直接关系着珠峰的归属。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截图来自纪录片《国家记忆》

登顶珠峰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从北坡登顶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方面,北坡被称为“死亡之路”,从未有过成功的尝试。另一方面,直到1956年,中国的登山运动仍是一片空白,并且原本计划与苏联一同登山,却因为中苏关系走向转折,苏联退出攀登珠峰的计划。

艰难重重,当时的国家体委做出了单独组队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决定。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成立。214名队员们分批进藏,来到之前选定的5120米的大本营营址。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过24岁。其中包括25岁的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王富洲、25岁的四川林业工人屈银华,以及27岁的翻身农奴贡布。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登顶珠峰最难的地方是8680米到8700米之间“第二台阶”,平均坡度在80多度,几乎找不到任何便于攀援的支撑点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此前从未有人征服过这条“死亡之路”。

196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消息《人类第一次战胜珠穆朗玛峰北坡天险我登山队登上世界最高峰》,报道中写道,“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的三名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珠穆朗玛峰北路攀上它的顶峰的创举……他们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西方登山界一直认为是‘无法超越的’北坡登到了它的顶部。”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196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

登顶珠峰之难,就犹如当时中国的内外交困,成功登顶,是对国民信心的极大振奋——我们无所畏惧!我们无坚不摧!我们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登顶的最终意义,在于“信心”,就像有人说的,“强国之路,在身,更在心!”

1960年登顶珠峰后,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登山事业停滞了十几年。直到1975年,我国再次组织了大规模的珠峰登山、测绘、科考行动。1975年5月27日,我国运动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饮、潘多(女),再次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首次在珠峰峰顶设置3.5米的觇标,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197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

在此之前,珠峰的高度数据一直被外国的测量“垄断”。测定珠峰高度,是认知自然的过程,是对科技水平的检验,是人类的又一次自我挑战;而作为属于中国的山峰,自然也该有属于它的中国高度。

构建冲突:如何让登顶动机“戏剧化”

重新翻阅中国最早的两次登顶珠峰的历史记录,人们都会被深深打动。不过,对于走进影院的绝大部分观众而言,他们对那段历史也许并不了解多少。电影如何戏剧化还原、如何在两个小时内打动观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比如,如何以“好看”的形式让观众感受到,登顶珠峰的那种迫切?只有观众理解了这种迫切,才能理解人物的生死抉择。

《攀登者》的剧情梗概虽然谈及1960年、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但它的整个叙事重心放在1975年。1960年的登顶,仅是在开篇几分钟,以精彩的动作戏和特效戏做一个引子。随之,编剧就放大了一个矛盾:因为缺乏影像资料,国际社会并不承认中国的这次登顶行动。

这个虽有历史根据,但并非电影呈现的那样戏剧化。电影是艺术创作,允许适当的夸张和虚构。编剧这样处理,是构建矛盾、制造冲突的需要,也是刻画人物的需要。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1960年的登顶遭到西方界质疑

1960年的那次登顶中,方五洲(吴京饰)和曲松林(张译饰)都是其中一员。因为国际社会的不承认,周遭人的不理解,甚至有人认为是他们是“骗子”,方五洲心中始终憋着一股气,他希望可以再次登顶证明中国登山队。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攀登者》海报,吴京饰演方五洲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章子怡饰演徐缨

1973年,国家打算进行珠峰科考,重新组建珠峰登山队,并征召方五洲。方五洲知道这个消息时,他正在吃面,他一边读着征召信,一边情不自禁地哽咽。他等这一天,等太久了。这一幕,吴京贡献了出色的表演。

国家登山队重新集结,曲松林担任副总指挥,一直对方五洲态度冷漠。揭示两人误会的这场酒戏,也是电影的华彩片段。本来上的是水,吴京特地提出,换成真的二锅头。两个演员在酒精的催化下,演得情真意切、火花四射。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曲松林是电影最饱满的一个角色,张译表演精湛

大场面呈现:动人心魄如何影像化

《攀登者》既是一部主旋律大片,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商业大片,“好看”才是其成功的关键。登山题材电影要好看,就得在“奇观”上下功夫。

从创作逻辑看,电影应该在“不可能”与“可能”之间做文章。“不可能”是指,无论是当时的历史条件,还是珠峰北坡的客观险峻,登顶珠峰都显得不可能;“可能”是指,中国的登山运动员是如何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他们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舍生忘死挺过来的。“不可能”与“可能”之间的落差越是悬殊,最后从“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瞬间,便具有更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珠峰北坡此前之所以从未有人登顶过,是因为它极端的险,极端地不适合人类存在。第一点是气候上的极寒,白雪皑皑,漫天冰雪,天地苍茫,气温零下三、四十度是常态,高空风可达十二级以上,登山运动员虽然穿着厚鸭绒衣、毡筒高山靴和尼龙绒手套,还是会被冻坏。电影中,1975年的第一次登顶冲刺,杨光(胡歌饰)将自己衣服的棉絮给受伤的队医,结果双腿冻伤,彻底失去了一条腿。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胡歌饰演杨光

第二点是高原反应,海拔越高,氧气越稀薄。电影中会实时在一角标示出相关高度的氧气数据,7000米海拔时含氧量一般在10%(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是21%),到了8300米左右,含氧量就只剩5%。因此,过去航空生理学上,八千米的高度被称为“死亡的边缘”,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缺氧会让人体的机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呼吸困难,寸步难行,遑论攀爬高峰。电影中,徐缨就是因为高原反应造成的肺水肿,而牺牲了。

第三点是珠峰之陡之险,冰川地带绵延十几公里,重重叠叠、高悬万丈的陡壁巉岩,随处可见、深不见底的冰裂缝,随时可能发生的如火山爆发般的冰崩、雪崩……无论是哪一种,稍稍不慎,就足以致命。

这一点,是体现“奇观”的重中之重,是特效最有可为之处。《攀登者》也没有放过。整部电影几乎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关于雪山,导演李仁港谈到,“《攀登者》整个故事是讲登山行动,我认为最好的拍摄方式便是纪录片式的呈现。”

电影将1975年的冲刺登顶分为三次,前两次失败,第三次成功了,每一次遭遇的风险都不同。比如第一次,登山队在大风口遭遇了十几级的狂风,扎下的营地瞬间被狂风卷走,登山队员也被狂风刮下,在特效和出色光影与视听的加持下,昏天暗地里的这次风暴狂飙恐怖,令人身临其境。这场戏充满了东方武侠的想象,成了电影最精彩的大场面之一。除此,电影也为观众呈现了大冰缝、雪崩等险情,视听上动人心魄。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登山队员绑在梯子上,随着风暴飞来荡去,这一场戏充满武侠想象力

从《人民日报》的两个头版解读电影《攀登者》

雪崩

《攀登者》讲述的是一个“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故事,而电影之外,电影拍摄本身也是“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制作团队在接到拍摄任务到最终完成影片制作只用了十五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这样的成品质量,值得鼓励。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