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团排练厅在办公楼三楼,但在一楼就听得到鼓点声,沉寂了几个月的北京曲剧和曲剧人就被这鼓声一点点唤醒。5月11日,北京曲剧团复排的经典剧目《珍妃泪》建组,5月12日开始排练第一场戏,到今天这场戏已经有了点模样,让为年轻人执导该剧的第一代“珍妃”甄莹感觉格外欣慰。
作为疫情后复工的第一个剧目,北京曲剧《珍妃泪》剧组与以往的排练不大一样。为了保持通风排练厅的窗户敞开着,不在排练的演员都戴着口罩。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整个剧组分成两部分,主演们在剧院的排练厅,而群演则在向北京京剧院借的排练厅里排练。曲剧团副团长崔迪表示,整部剧被分成了一个个“零件”,分成几个部分分开排练,最后再“组装”在一起。乐队原本应该有二十多人参与排练,但在这个排练厅里只能看到指挥和司鼓。因为没有乐队指挥,指挥只能自己哼唱着节奏,自己指挥自己。
《珍妃泪》1980年首演于西单剧场,当时非常受观众欢迎,排队买票的观众在剧场外排成了长龙,仅仅四个月就演出了上百场。甄莹就是当年珍妃的饰演者之一,第一版《珍妃泪》演了近千场,约有一半的场次都是她演的珍妃。2009年,北京曲剧团曾再度复排该剧,新一辈年轻演员从老艺术家手里接过经典。因为这部戏阵容比较大,要求行当齐全,但后来剧团演员流失,剧中的光绪帝找不到合适的饰演者,新版《珍妃泪》只演了寥寥几场就被放下了。
去年,在文旅部推出的“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中,甄莹向青年演员陈虹菁、郭曾蕊传授《珍妃泪》中《立禁牌》《送宫灯》两个重点场次。1980年,刚刚二十出头的甄莹,因为这部戏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因此她对这部戏也格外珍视。在“名家说戏”的过程中,她不仅一招一式口传心授,还亲自上阵饰演慈禧,为学生们压阵。北京曲剧团负责人看到传承质量非常高,就决定将整出戏都再次搬上舞台,服装、舞美都重新制作,剧本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受邀执导该剧的甄莹更是又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可以重排经典,紧张的是受疫情影响,排练时间有限,让她担心能否更好地传承。
“我希望这个戏在年轻人身上能够活过来!”62岁的甄莹坐在场边,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演员,无论是主演的举手抬足,还是节奏快慢,稍有差池她都会马上提醒,即使是配角演员的一个转身她也要求精益求精,“北京曲剧的特色就是台上‘一棵菜’精神,无论主角配角都要闪光,哪怕是两秒的戏也都要有人物。”
今天的排练中,展现的是全剧重头戏之一《立禁牌》,展现了剧中帝后两党的对峙。虽然没有正式扮装,但演员们的诠释到位,节奏得当,让这场充满戏剧张力的戏已经显示出了力量。甄莹高兴得直为他们鼓掌,“才两天就能排到这个程度,你们太棒了!”看着眼前老旧的排练厅里,这些认认真真的年轻人,她忍不住感叹,“北京曲剧人太不容易了,这几十年一直在努力种树,后辈们也还没有等到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那天,还得继续加油。”老人说着说着哽咽了,而台上饰演珍妃的郭曾蕊也红了眼圈。
据悉,该剧原定于6月18日在天桥剧场首演,大家都期盼着能在疫情结束后尽快和观众见面。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役中,北京藏医院两百三十七名职工,和二十七名劳务外包服务人员,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面面铜墙铁壁,各部门间,坚实无缝地链接,筑成了一道共同抗疫的钢铁长城。
真实的八十年代的北京的市井生活是什么样子呢?彼时的阎雷用一个外国人好奇的眼光,观察着记录着,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生动而美好的记忆,一个土里土气而又浪漫生机勃勃的照片中的昨天的北京。
为迎接第25个世界读书日,首都图书馆联合北京市各区图书馆以“书香助战‘疫’,阅读通未来”为主题,策划举办多场优质“云”活动,为读者一年的阅读生活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