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就到家》的不足也正在于此,它是一部乐观、理想化得过于简单、过于想当然的电影。
就比如他们的创业之路,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困难,就这样很顺地走下来了。试想一下,要是李绍群没有种植咖啡,或者他种植的咖啡很普通呢?可见,电影中的电商下乡并没有太大的普适性,这个故事的选择性太强,观众看了千万不要脑子发热,以为自己回乡创业也一定能成功。
年轻人“回乡”,是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影视创作中的常见主题。这类“回乡”创作,更多是传递一种“小确幸”的价值理念,告诉年轻人:你在城市里找寻不到的东西,回乡就能找到了。《一点就到家》也没能免俗,魏晋北在北京染了一堆大城市病,回到乡下就好了。
剧照上的口号,是经不起推敲的
把城乡对立起来,把乡村美化成世外桃源或乡愁之地,是很粗浅的,也带有很强的蒙蔽性。城市有城市不可取代的优势,乡村有乡村的好,但为什么人口流动的大趋势还是往城市走?这些“回乡”电影里从来不会告诉观众,农村的孩子到哪上学,老人去哪里看病。遮蔽现实问题的美化,可能产生误导效果,也无助于这些难题的真正解决。我们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回去建设家乡,但也别忘了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均衡城乡资源。
当然,这些是我们对《一点就到家》提出的更高要求。《一点就到家》的拍摄周期就一个多月时间,剧本是边拍边完善的,有灵光乍现,缺乏深度思考。它无法成为杰作,但作为一部轻松励志减压的快消电影,还是绰绰有余的。
欧洲饮食系统里,德国菜算是一个独特的分支,“这菜这么大盆看上去一点都不'欧洲'的亚子”。对于更多的国人来说,这甚至还有些熟悉,以至于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句,嗯,这很东北。
当代山水画家里原先好多是画人物的,后转画山水,转画山水后就把人物画丢掉了,他们往往画的是纯粹的山水,而不是带有人文精神的山水画。这一点王福元先生做得好,他的艺术面貌:一是有乡韵,而不仅仅有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