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人中没有几个真想做母亲,那不过是人设而已。将我们“蛙蛙蛙”的社交动态往上翻几页,总能看见“单身万岁”或者“春节将至谨防熊孩子”的字眼。
蛙,以及蛙的成功,都非常迷幻。
它操作简单,受众广。青蛙出门回家不断有提示,刺激用户打开率高。此外,它继承了同公司出品《猫咪庭院》的优点。那款游戏也是一个简单的后院界面,用户不断收集道具吸引五花八门的猫上院子里玩。设定萌吸引人。不断出现的新元素也能激发收集欲。
但这都不是根本的动因。
我一开始觉得这背后是我们对于“养成”的喜爱。当前最红的偶像组合之一,那三个蹦蹦跳跳唱歌的小男生就是养成系。当你参与到一个美丽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特别的情愫。你微妙地位于他的母亲和恋人之间,他的上帝和尘埃之间。
后来想想又觉得不是。我玩过养成游戏,闹心得不行。被培养的小子从小到大和谁说了什么,在哪里做了什么都得在选项里权衡。一念之差点错就养歪了。犹记得玩一款公主养成,心大没看攻略,最后泪眼汪汪目送孩子成了挥着小皮鞭的太妹。
养蛙正好相反。细节不重要,或者说,根本没细节。玩家没有密切参与进蛙蛙行程的每一步,只是在每段路程结束后被知会了一声。
或许这才是关键。它提供了最宝贵的东西——空白的想象框架。而我认为,当代青年精神需求的重要组成,是给自己加戏。现在有这么一只可爱的青蛙,住在宫崎骏式的林中小屋里,不时出门历险。这是一个多棒的结构,有多少空间可以发挥演技啊!
我和朋友们积极挖掘着这个框架里每一个沉默寡言元素的故事空间。“哎那个蜗牛整天来家门口送粮送钱的也不进来,蛙也不出来见见。这俩关系是什么情况。”“儿啊,妈妈买不起高级的帐篷,你在外面受罪了。社会就是这样,为娘给你讲一段《开放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