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周末揭晓,此前曾经五次冲击金棕榈大奖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最终凭借《小偷家族》抱得金棕榈大奖,而此前在媒体圈呼声最高的韩国导演李沧东执导的《燃烧》一无所获。
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其实是9位评审团评委(包括主席在内)最终决定的事情,在奖项颁出之前,如果这个奖项是保密的,那么,最后谁得奖,谁没有得奖,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燃烧》不一样,这部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的韩国电影这次在戛纳获得了电影节场刊评出的历史上的最高分——3.8分,要知道戛纳国际电影节作为全世界艺术电影的最高奖,71年来曾经出过很多部对于电影史有过重要影响的电影,包括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库斯图里卡的《地下》、黑泽明的《影子武士》等等,《燃烧》再怎么好,也不敢说是“历史第一”啊,显然,这是媒体圈的“一厢情愿”而已,《燃烧》被过分夸大了。
我自己作为媒体人之一,在对于电影的奖项上是比较慎重的,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很多媒体和自媒体都会在颁奖前猜测各大奖项,有些媒体言之凿凿,仿佛自己的预测都是胜券在握,但最后结果出来,往往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很多人在猜测电影奖项花落谁家时,并没有把每一部参加“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看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电影”共有18部之多,除了9位评审团的评委外,很少有媒体记者能够全部将这些电影全部看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电影也是,如果你没有把这些电影看完,那么,你得出的结论往往就是偏颇的。有些好电影就是小众,一开始并不起眼,如果你没有看到,自然就错过了。
其次,是人云亦云的思想。大部分媒体记者参加电影节,是抱着采访目的去的,电影本身并不是他们采访的目的,对于电影节现场和明星的报道,则是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媒体只要看到一部电影在所谓的“场刊”中的分数最高,就往往将之做成新闻,最终大家互相引用,成为了热门话题。很多片方本身也是抱着宣传的目的去的,“场刊”的评分往往是片面的,自然就不足为信。
虽然电影人人会看,也能说出大概的意思,但大部分媒体记者并不具备优秀的电影素养,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自己每次看以前金棕榈大奖的电影都很痛苦,这跟看好莱坞大片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艺术电影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挑战常规,打破以往电影的思维惯性,给人性和电影的艺术形式注入新的可能性。如果把商业电影比作是“星巴克”的拿铁咖啡,那么好的艺术电影就是“猫屎”咖啡,小众,另类,但也因此而难得。
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9位评委都是真正的电影人,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是公认的演技派演员,包括张震也是。导演方面,有《银翼杀手2049》的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利维坦》、《无爱可诉》的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这都是功成名就的电影大师,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些圈内高手的眼光评审电影,自然火眼金睛,能够看出电影差距所在,这也是戛纳国际电影节能够一直保持高水准的重要原因。
最后,电影说到底还是一个个人化的体验,9位评审团评委的口味决定了哪部电影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我相信,如果换另外一批电影评审过来,结果很可能不一样。
我很欣赏布兰切特在颁奖后的一句话,“我们有很大的分歧,但这也是集体的决定。是枝裕和是最优秀的,也是最符合金棕榈要求的。我们在这里不是来评判的,而是在选择最好的电影。”这说明,评委们内部也有分歧,但最后,个人的偏好服从于集体的决定。
得奖会改变电影人的命运,尤其是金棕榈大奖获得者,一旦获得,几乎一脚踏进电影大师的门槛。美国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27岁凭借《性,谎言和录像带》在1989年获得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领奖后被媒体记者围着连续采访5个小时,媒体人角度刁钻的提问让年轻的他难以招架,最终晕倒在红地毯上。电影圈本身就是名利场,这也可以从不同侧面理解“场刊”的很多内容其实并不足信。
得奖并不是好电影的保证,真正的好电影不但不会老,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绽放出自身的光芒,几十年后再回头看,依然让人心动,《燃烧》如果真的能担得起戛纳电影节“史上最高的评分”,时间最终一定会给它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