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丹灶:两村一圩,见证古镇兴衰与康有为一生

丹灶:两村一圩,见证古镇兴衰与康有为一生
2020-07-31 10:04:03 叶克飞 澎湃新闻

有尊重传统的原因在,珠三角乡镇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并不过分侵袭原有乡村,高楼大厦、宽阔路网边上,便是古朴村落的景致,丹灶便是这样一座兼具城市化格局的古镇。

丹灶之名,源自晋代道家人物葛洪在此炼丹并留下炉灶的传说。漫长岁月中,丹灶曾名人辈出,比如明朝时期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的方献夫,曾弹劾权臣严嵩而遭下狱,遭遇酷刑仍不肯屈服的名臣何维柏。

名气最大的丹灶人,当属康有为。

苏村:康有为的依归

丹灶位于珠江的北江和西江交汇之处,比邻西樵山,自古便是来往要冲。因为商业繁荣、文化兴盛,丹灶各村宗族各有传承,如孔边方氏、沙滘何氏、梅庄冯氏、良登陈氏,最知名的当属苏村康氏。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此。

驾车驶入苏村,眼前是一片巨大的莲花池,阳光之下有粼粼波光。村落沿池而建,面向莲花池的路边房舍新旧杂陈,最让人瞩目的当属一座座宗祠。

康氏并非苏村唯一宗族,沿街可见便有黄氏大宗祠、苏氏大宗祠、徐氏宗祠等,规模都不小,可见昔日村中兴旺。

也有一些公祠,岁月变迁中渐渐衰败,如今只剩下一张门脸。绕到后面去看,建筑已然倾塌,断垣残壁间杂草丛生。在密度极高的一间间宗祠和公祠之间,还穿插着各种家塾,可见昔日村中教育风气。

康氏的聚居地在村子一角,康氏宗祠直面莲花池。几排屋舍隔着回廊与宗祠相望,清一色清代民居建筑,典型的岭南式镬耳屋,屋檐两侧各有一个大大的“耳朵”。康有为故居就在其中一条巷道中,又名“涎香老屋”,始建于清朝中叶。康有为曾称之为“百年旧宅”,在他出生时,康氏已经在这座小楼中绵延五代。

康氏宗祠面前的莲花池 本文图除注明外 均为 叶克飞 图

康氏宗祠面前的莲花池本文图除注明外均为叶克飞图

有趣的是,巷道口有一处新宅子,青砖墙加琉璃瓦屋檐,大门上方写着“效贤逸庐”四个大字,房舍主人要效仿哪位贤人?当然是旁边的康有为了。

“涎香老屋”大门口上方的“康有为故居”五个大字,出自康有为弟子刘海粟之手。小小的天井被青砖墙围绕,夏日里也透着阴凉。故居内是典型的南粤青砖大屋格局,中间是正厅,两侧耳房都是卧室,沿阶梯而上的阁楼,则充作书房之用。

康有为故居匾额 资料图

康有为故居匾额资料图

当年的康有为便是在这里启蒙,阅读了大量中西书籍,并撰写了《大同书》初稿。

1983年,地方政府修复了康有为故居,1986年在故居附近建立康有为纪念馆,1996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几年,丹灶镇重点打造“康园”文化景区,将景区一再扩大。

近年新建的康有为博物馆,史迹陈列虽不算出彩,但资料翔实,有知识普及效果。同样新建的南海会馆,则根据北京南海会馆的布局和规模仿制,展示南海历史和南海会馆的历史。

当年,康有为前往北京赶考时,曾在南海会馆居住,并因院中有七棵古槐树,将会馆里的花厅院取名为“七树堂”。也是在北京南海会馆,康有为策划了“公车上书”与维新变法,他早年的人生跌宕多与那个古朴院落有关。

这些清一色的青砖建筑,围绕康园中央的山体而建,小山不高,但高低错落之间,营造出极佳的视觉体验。站在山顶凉亭处,可以见到康园内不同建筑的镬耳,掩映于绿树之间。

视线越过康园的青砖墙,可以见到苏村的民居,天后宫就位于那大片民居之间。

苏村不仅仅是康有为成长的地方,也是岭南天后文化的发源地。如今的佛山南海区,当年曾有一片古海岸,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苏村的旧时私塾

苏村的旧时私塾

中国有海的地方多会拜天后,每年三月廿三的天后诞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水上人家最为重视。

民间相传天后娘娘时常在海上拯救遇难者,因此被奉为海上守护神。直至今日,苏村每年的天后诞仍极隆重,海内外乡亲多会返乡祭拜天后,祈求风调雨顺。

早在公元1131年,也就是当年苏怀远率众南迁苏村时,就已建起天后庙,此后近九百年间,一直香火鼎盛。那时的苏村还是四面环水之地,直至后来地质变迁,才成为今日三面环水的模样。

仙岗村:濒临失传的“盲公话”

距离苏村不远的仙岗村,比邻丹灶最知名的仙湖公园,是这一带最为秀美的古村落。

所谓仙湖,与当年在此炼丹的葛洪有关,仙岗村的得名更是葛洪所赐。传说东晋时期葛洪云游至此,在山岗边得一佳泉,以清冽之水炼丹。他得道升仙后,便留下“仙岗”之名。

当年的“仙泉”,如今仍可见得,也就是被称为“仙井”的蟹眼双泉。双泉,分雄泉与雌泉,后者曾在1959年被埋,2012年,丹灶镇政府出资300余万元将雌泉重新开挖。

如今所能见到的雄泉,井口为方形,雌泉井口则是圆形,取自道教的“天圆地方”。村民对这双泉眼极为珍视,断不会再如当年那般将之毁弃。村民每日煮饭、泡茶和煲汤,也常使用泉水。

其实,即使无仙泉,仙岗村也“仙气十足”。

从村子牌坊驶入,道路一侧是田野与池塘,另一侧则是一排青砖大屋,一条条里弄,伸向村子深处。巷道多以青石铺就,与青砖墙相映。路旁的青砖墙上,悬挂着一个个竹筒,用来种花花草草与多肉,十分趣致。

与苏村类似,仙岗村沿主街也有众多宗祠,如宗广祖祠和俭堂大夫祠等。不过最大的祠堂位于村子的广场之上,陈氏大宗祠与立之祖祠等构成的建筑群是村子的中心,一排排民居在宗祠建筑群之后沿坡而建。这一带显然经过修葺,周边的低井坊和水巷坊等,都以旧时村落地理命名。

仙岗村的中心,陈氏大宗祠

仙岗村的中心,陈氏大宗祠

旧时的仙岗书院,也在广场附近,曾启蒙历代村民。这几十年间,它的教育功能不再,一度沦为废旧农具仓库。幸得热心人将之变成艺术馆,收藏古董家具和民俗用品。

但不是每栋村中建筑都能得到这样的活化,陈仙洲故居便已荒废,院内杂草丛生,不免令人唏嘘。

陈仙洲是爱国商人,曾在武汉、广州和家乡仙岗捐资办学。抗战时期,日军曾力邀他任伪职,陈仙洲断然拒绝,并将收藏的古玩字画拍卖,用于购置飞机保卫武汉,此举曾轰动一时。

与陈仙洲故居的落寞一样,仙岗特有的“盲公话”也日渐凋零。

据说一百多年前,仙岗村发明了一种“盲公话”,只在村中流传。之所以要发明这种话,是因为村子一向商业兴旺,许多人在外经商打拼,彼此间用盲公话交流,可以提防外人。

作为如今的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盲公话曾引发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它的表音方式,是将一个字的声母与韵母拆开,分别用切语的形式表示。

例如,粤语的“食饭”(即吃饭)用盲公话表达则是“力淑兰冯”。以“淑”的声母加“力”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就是“食”音,以“冯”的声母加“兰”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就是“饭”音。

因为使用范围小,加上老人慢慢凋零,盲公话已然濒危。走在村子中,年轻一代多已移居,剩下的只有老人,他们或许是懂得盲公话的最后一代人。

罗行圩——三百多年老圩

当年丹灶因地处水陆要冲,商业繁荣,而其中首屈一指之地,当属罗行圩。

所谓“圩”,其实是“墟”,即集市。但在珠三角部分地方,常常以“圩”代“墟”。罗行圩位于珠江北江支流南沙涌的中下游,早年以竹箩编织闻名,因此得名“箩行”,后来改为罗行。

罗行圩兴起于康熙年间,原本分上、中、下三圩。上圩主要是居民区,中圩和下圩则主要是店铺,早期便已有商铺二百多家。此后,它曾多次改名,1949年后改回罗行圩之名。

如今的罗行圩,一条古朴街道贯穿两端,名为中山大街,几条街巷围绕它而建。街上建筑新旧杂陈,大多两到三层,多半仍有人居住,许多建筑还挂着旧招牌,其中最多的便是竹制用品编织。

罗行圩的中山大街

罗行圩的中山大街

明末清初,竹器行业日渐兴盛,逐渐超越家庭作坊形式,开始雇佣工人。康熙年间,罗行圩周边便已遍布竹手工业者。

罗行圩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出色,它四面环水,旧时也没有桥梁和公路,可正是因为竹器编织,逐渐成长为商业重镇。

有趣的是,罗行本地并不种植竹子,却成为了竹器生产重镇,竹材多来自竹乡广宁县。民国时期,罗行圩的竹器已经远销南洋地区。当时竹器用途极广,家家户户都需要,市场极大。

罗行圩人很早就明白了共赢的道理,为了避免市场恶性竞争,他们早早确立了专业分工制度,指定不同的村子去加工不同的工序或品种。直至上世纪60年代,这种专业化生产体系仍然维系。当时的罗行圩远近闻名,是南海地区最兴旺的商业街。

每逢墟日,周边县市如广州、佛山、中山、顺德和三水当地都会有人专程沿水路赶来。除了竹具,各种生活用品也是应有尽有。可惜后来塑料行业兴起,竹器渐渐没落,加之铁路和公路日渐发达,水运逐渐被取代,罗行圩也逐渐凋零。

我脚下的中山大街,旧时名叫海旁街。1932年前的两百多年间,它一直是石板路。石板路固然古朴,但起伏不平,不利于运输,因此罗行圩商铺自筹资金,建成当时南海县第一条水泥路,并命名为中山大街,也是南海县当时第一条标准街道。

如今走在中山大街,六米宽的街道因为停车等缘故显得狭窄。但在当年,水泥还需进口,罗行圩人能修建出这条全场1.8公里的水泥路,实属不易。

街上行人极少,偶尔得见,多是老人。伴随着罗行圩的凋落,年轻人也多已离开。至于旧日荣光,也只能在细节中依稀得见。比如街道两边的老房子,门面虽然不宽,但纵深极长。这是因为制造竹器需要使用大量竹子,要存储长竹子,房子也需要纵深。

昔日繁荣时,罗行圩无所不包。在中山大街上还可见到旧时榨油厂,写着“一元一张电影票”、贴着许多老电影海报的电影院。

正对某条巷口,有一间挂着“广东茶楼”招牌的食肆。据说,当年罗行圩最繁华时,有五家茶楼同时经营,除了广东茶楼外,还有巨馨茶楼、广州茶楼、三元茶楼和中山茶楼。

至于粥粉面店和糕点店,也有十数家之多。就在中山大街上,几家仍在营业的老饼家,仍然出售传统糕点和喜饼。

街边有台阶通向河堤,阶梯被刷成彩虹颜色。走上堤岸,眼前是缓缓流淌的江水。堤岸地势极高,大概有两层楼的高度。据说当年堤岸上也曾是连片商铺和房舍,迎接着来往商船。直至竹器行业凋落,加上防汛需求,房舍商铺才一一清拆。

罗行圩旁的堤岸

罗行圩旁的堤岸

蓝天之下,江水的那头通往丹灶镇中心,也通往苏村,覆盖着整个旧时南海县。旧日商贸繁华、水运繁忙,都曾影响着年少的康有为——日后的康南海。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