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旅页面 >

海派文化:时空记忆与文学想象

海派文化:时空记忆与文学想象
2022-01-07 10:26:39 文汇报

原标题:学人云集、出版兴盛、交流频繁……沪上学者解码海派文化脉络微信图片_20220106114217.jpg

海派文化的历史定义与新时期的内涵有何变化?江南文化为何能率先进入现代文明?

新年伊始,以“海派文化:时空记忆与文学想象”为主题的“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在上海沪剧院举办,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一口沪语亲切悦耳:“沪剧这个剧种很年轻,与上海这座城市共同成长,见证了很多重要历史时刻。”她期待海派文化研究与演出彼此促进,密切互动。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看来,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而不局限于上海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新时代,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他期待,学界除了从历史角度研究之外,还要关联上下去展开研究,“真正使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日用而不竭。”

undefined

“近代上海是个多元的文化空间,各种文学群体都在上海有活动。著名的比如海上文社、南社、春阳社等,都是以上海为活动中心;更不用提丰富的小说创作,上海在清末成为全国文学中心,当之无愧;到了五四以后,它更是成了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的中心。但与此同时,相对小众的文学创作在发掘研究上还不够。比如近现代上海的旧体诗词创作,数量很大,作者和读者也很多;但是除了对少数名家、诗词社有了一些研究,大量文献仍乏人问津,也缺乏整体性、全面性的理解。”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晴柔,从近代上海的“剧评诗”切入,从精神寄托、现实庇护、以传统书写时代等方面分析以“剧评诗”为代表的旧体诗中所描绘的近代上海。

undefined

在张晴柔看来,上海作为多元包容的都市,给各种文学群体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空间,而这些不同派别的文学创作,也给我们今人提供了阅读上海近现代历史的多元视角。“近代以来,上海学人汇聚、出版兴盛、交流频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海派风貌。”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狄霞晨提出,江南底蕴与世界眼光、国家情怀与地方意识、求新精神与务实态度,是海派学术的六大关键词;江南文化奠定了海派学术的底蕴,家国情怀塑造了海派学术的胸襟,世界眼光引领着海派学术不断开拓创新。

屏幕截图 2022-01-06 143906.png

正因有世界眼光,上海学术诞生了不少中国学术上“第一”或“最早”。比如1902年日本人幸德秋水《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由赵必振翻译成中文,也是中国第一部分析批判帝国主义的译著。1924年李大钊《史学要论》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著作。1946年,萧乾在复旦大学开设《当代英国小说》课程,在国内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主义理论……

她还谈到海派学术中的红色学术,如1903年《近世社会主义》,是中国第一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译著。1920年,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是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4年,瞿秋白出版的《现代社会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等。

undefined

互动交流环节中,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伊璇博士指出,上海近代发达的报刊业为今天保存了当时真实的海派文化生态的材料,海派文化是一种“自下而上发挥影响”的文化。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红涛谈到,梳理历史在于找准当下的位置,辨别未来前进的方向,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并非简单包容,而是提供出版、娱乐氛围和法治环境等基础空间要素,为文化发展提供孕育的土壤。

图片来源:主办方

(责任编辑:陈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