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如此精心的修缮施工质量,程永茂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施工期间,已经年过六旬的他几乎每周都要爬一次箭扣长城,查遍整个工段,“工人师傅才叫累,我这点儿体力活儿不算啥,就当健身了。”他笑道。
难 运送砖料全靠人抬肩扛
记者在攀登箭扣长城时,见上山之路两侧不时有山泉水淙淙汇成小溪流过。可没想到程永茂师傅说:修缮长城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缺水。此次修缮工程所在区域是严重缺水区,他们曾像记者理解那样以为可以引山泉水利用,但很快发现一旦过了雨季,水源便迅速断流。无奈下只能借用农村300米深井提水,铺设近4000米的管道,经四级扬水站的水泵将水输送至工地。
相比水,修缮长城所需材料的运输则更为艰难。此段长城所在地区山高路险记者已经深刻体会。这还是已经修缮后的情形。修缮期间,除了几百米的机耕路,剩余上山之路的运输便全靠30多头骡子。这些骡子驮送物料到长城根的集中临时堆放点,每天驮4至5趟,每趟240斤。再由临时堆放点二次采用人抬肩扛运至工地,“每人一天背十多趟,方砖一次背两块,城砖一次背3块。一共大约运送了有20多万块转。”程永茂说。
最难的是运送坍塌滑至深谷的大条石,他们用爬坡架子、爬坡机、绞磨、人抬等方式反复倒运,从山谷运到最陡近80度坡的“鹰飞倒仰”峭壁之上。200多米的距离需倒运7次之多。由于劳动强度太大,午休时,运送城砖、白灰等工料上山的骡子都累得站立不住,趴倒在地上打起了盹儿。
此外,施工本身的技术难题也非常高。作为此次箭扣长城修缮工程的技术顾问,程永茂说,箭扣古长城的修缮完全不同于传统古建筑修缮,城墙依山势而建,没有垂直线、没有水平线,城砖、石料的尺寸、角度,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点,无任何可预先建模的“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