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月初一。
腊月就是农历十二月,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所以,有一句老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
十二月之所以被称为“腊月”,是因为古人在这个月要进行“腊祭”。
“腊祭”的对象,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腊祭”时,人们虔诚地奉上各种祭品,来答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康宁。
“腊”字有三种含义:
1.“腊者,接也”,寓意是新旧交替。
腊月是一年的终结,同时也开启着下一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要长一岁,小孩子都高兴,因为朝着长大又前进了一步;对成人来说,不免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但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快乐地长大,或者优雅地老去,开心面对每一天!
2.“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以祭祖祭神。
祭祀表达的是感恩和敬畏。我们今天几乎没有了祭祀活动,但是我们仍然要懂得感恩和敬畏。
3.“腊者,逐疫迎春”,意思是驱逐疫病,健健康康地迎接春天。
腊月初一,咬灾
过去,腊月初一有“咬灾”的习俗。
腊月初一当天要吃爆米花、炒瓜子、花生、黄豆、大豆、鸡蛋等食物,老人们也称之为“咬炒炒”,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避难。
谚语说:“腊月初一不吃炒,一个起来一个倒;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
这里的“蹦”,其实是“崩”。
在腊月初一的前一天,家庭主妇就把能炒食的大豆、爆米花等准备好,睡觉前放在炕上。
初一早晨天亮前,一家人不论老小,凡是能咬动“炒炒”的人,都趴在被窝里,一言不发地“咬炒炒”。
这时,家家户户的室内就发出了“咯嘣咯嘣”的响声,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风俗奇观。
“咬炒炒”的习俗,来源于古时候的瘟疫流行。
传说每年腊月初一凌晨,玉帝就派瘟神到人间降瘟(病)。但瘟神只能奉旨给人降瘟,不能给牲畜降瘟。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秘密竟然泄露到了人间,于是人们就在瘟神降瘟时咬起“炒炒”来。
瘟神来到百姓住所前,听见房里“咯嘣咯嘣”地响,以为是牲口在吃草呢,就不再降瘟,走开了。
中国人食用爆米花的历史已经一千多年了。
古人“咬炒炒”时吃的爆米花,今天的人们仍然喜欢,并且可以随时吃。
年纪大一些的朋友应该还能记得上个世纪那种老式的爆米花制作方法:用一个黑色炮弹形状的爆锅,装上一些玉米粒,放在火上烧,等到了一定火候,将爆锅从火上挪开,用钢管猛击开关,只听到“砰”的一声炸开,爆米花在白色的烟雾中飞溅而出……
那“砰”的一声,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里的美好的响声,那时一群孩子围着大街上做爆米花的师傅,听到声响就大声欢呼。
现在吃商场超市里购买的爆米花,或者用微波炉自制的爆米花,却再也没有了童年时的那种味道和欣喜。
童年时,喜欢腊月。虽然那时候日子有些清苦,但是很快乐。
炒豆也是很好吃的,豆子在锅里爆出“噼噼啪啪”的热闹声,预示着年终岁末的来临,辞旧迎新将要开始,也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无病无灾。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腊月到了,春节还会远吗?
心意到了,幸福还会远吗?
进了腊月,年味渐浓
走进腊月,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年的味道越来越重。
其实,腊月可以看作是新春佳节的一个准备阶段。
在这腊月里,北方人一定会冒着寒冬打扫屋子,准备年货;南方人也在积极地为过年做准备,比如做年糕等等。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欢乐的节日,其实,腊月里的欢乐,腊月里的忙碌,腊月里的期盼,丝毫不逊色于正月的春节。
有民间一首腊月歌谣,也叫“过年歌”:
腊月里来庆新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歌谣在不同的地方,也是略有不同。
腊月弥漫着年俗风情,它以年的名义而充满生命和生活的意味。
在腊月里要干几件大事,让人欢欢喜喜的过大年才会真正开始!
腊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发发发发!
腊月十五,祭祀玉帝,祈祷平安!
腊月十六,打牙祭,祭祀土地公公!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四,掸灰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接玉皇!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顺,顺,顺!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最初以桃木来辟邪,后来被红纸替代!
腊月二十九,俗称“小除夕”,上坟请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吃饺子!
过了除夕,就到了春节,腊月完成了它的使命,要暂时退出了。
寒冬腊月,一年里最后一个驿站。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更多的亲情在浓郁,距离沾满了思念。
腊月是家和故乡的味道,对每一个在外闯荡的游子,希望你记得,不要和别人比幸福,自己幸福就可以了;不管是满载而归,还是行囊空空,只要平平安安回家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