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古籍修复室里的年轻“书郎中”(2)

2019-03-04 14:27:5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修复师们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前辈传下来的,但这群年轻人也会充分利用专业的科学仪器。“纸张纤维测试仪可以精确判断纸的成分类型。测厚仪可以快速测量书页的厚度,精确到0.01毫米,这对于修复用纸的选配非常重要。”她说。

长期为古籍“探诊看病”让这群年轻“书郎中”也沾上了职业病。“古籍都有几百年了,一打开都是灰,会忍不住咳嗽。有时候霉菌灰尘太多脸会过敏,大家好多都有鼻炎。”金鑫说,“同事们常打趣道,这里闻不到书香味,只有书霉味。”

处于安徽省图书馆深处,5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修复。“这份工作需要坐得住,守得住,得有极大的耐心和定力。有时候修一天也只能修一两页。”他说。

但这并不能阻止这群年轻“修书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每一本古籍都很珍贵,有自己的价值,让它们存留下来是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耿宁说。

看似重复单调的修复生活里,这群年轻人寻找着自己的小乐趣。“有些古籍内容很有意思,可以趁机了解古人的生活,像之前修复的一本书里就介绍古人是如何玩游戏的。每本书的装帧、破损情况都不一样,看似重复的工作实则有很多变化,所以对每本书都会有期待。”金鑫笑着说。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寻得一份慢工作,这让他觉得幸运。“书能磨人,修书先修心。原来坐不住,很浮躁,现在心能定下来。”工作三年,从最初的技艺生疏到现在渐渐熟练,金鑫觉得自己也在慢慢成长。

工作之余,5个人常约着去各种古籍展览,一谈起展览中看到的珍贵古籍就会兴奋不已。“入了这一行后,对这一行的每件事都会关注”。这成为每个人的心声。

自2007年中国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迄今为止,全国建立起25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有十余家院校开设相关专业。9000余人次参加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相关培训。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也为其注入更多活力。

“年轻人有经验不足的劣势,也有很多优势,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手上的活做漂亮,把中国的文化延续下去。”金鑫谈及自己的工作满是骄傲。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