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鲁迅之子周海婴 他的镜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容(5)

2019-03-12 12:16:55    作家文摘  参与评论()人

他喜欢抓拍:“我经历过旧社会,对社情民意很敏感。我的照片中有解放前的难民和乞讨者,也有解放后的所见所闻。我不为‘猎奇’,只希望证明时事。”

周海婴不是记者,拍摄纯粹出于自己的兴趣,而那个年代普通人拥有相机的很少,所以这些以“平民视角”拍下的社会景象,自然变成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录。

1948年后,周海婴跟随母亲许广平离开香港北上,与一批民主人士前往东北解放区。地下党送了几百元钱让他们买防寒衣服,喜欢摄影的周海婴提出想买一架相机,母亲便只买了几件旧衣服,用省下的钱让他买了一架照相机。

这次北上严格保密,也没有摄影记者跟随。于是,不到20岁的周海婴拍下的所见所闻,就成为了历史见证的“孤本”。

鲁迅之子周海婴  他的镜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容

1948年,“华中号”轮船甲板上,许广平与郭沫若(左)、侯外庐(右)合影,46cmx42.6cm

鲁迅之子周海婴  他的镜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容

1948年,“华中号“轮船抵达东北解放区,民主人士登陆后合影。左起:翦伯赞、马叙伦、宦乡、郭沫若、陈其尤、许广平、冯裕芳、侯外庐、许宝驹、连贯、沈志远、曹孟君、丘哲、中共丹东地区领导人,46cmx42.7cm

“等人动起来以后再拍,我对摆布没有好感”

周海婴先生一生中留下数万张底片,他的摄影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从不知名的底层流浪、逃荒的人,小商小贩,到社会知名人士;从风景画似的乡景到城市被轰炸、发洪水等情景;从玩耍的孩童到垂暮的老人;从守旧的遗老到时髦的青年;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人到集体,应有尽有。

比起宏大的历史场景,周海婴镜头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瞬间更加动人。他常常在有意无意间拍摄照片。周海婴的长子、曾做过摄影记者的周令飞说:“他反对摆拍,要求真东西。他不喜欢为了拍照而去拍照。他不常拍坐在那里等待摆拍的人,而是等人动起来以后再拍。”比如打酒、摇煤球、街道读报、小贩走街串巷兜售自己的商品,孩子们在公园回廊下专心地下象棋……这些生活场景既让今天的我们感到陌生,又无比亲切。他的照片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感,是真实生活的汇聚,质朴、平实、可爱。

“雪痕鸿爪”“大地蹄痕”——母亲许广平曾在周海婴的初学摄影簿上亲笔题写下这样的内容。

鲁迅之子周海婴  他的镜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容

1982年,鲁迅先生在多部作品中生动描写过的咸亨酒店,浙江绍兴,35.4cmx55.9cm

关键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