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李建平在调研中发现,比起猕猴桃、圣女果等农产品,百香果销售渠道广、产量高、生长快,在当地和外地市场都具备销售潜力,可以一试。
于是,李建平就带着村干部、合作社成员到北京、重庆、广西等地“取经”,学习百香果的种植、采摘和运输等产业链环节,推动成立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争取农行帮扶资金462万元,采用“农业银行+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岑花村、寨碧村建设500亩高效百香果观光采摘园,累计创收20万元以上,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收益分红等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904人实现增收,其中就业扶贫24人,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产业收益连结贫困户119户468人。
当地百香果种植势头越来越好,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又成为新的课题。于是,李建平抓住问题关键,在调研中了解到,百香果长期以来电商销售占7成,与农行在该县努力打造的“电商扶贫+农银e商”金融的模式不谋而合,通过这个平台,百香果的销路变得更广。
李建平说,“我来自于农行,我知道我们农行立足广大农村,知道百姓担心什么,知道百姓需要什么,这些我们在推动产业发展中都会考虑到。”
如今,除了硕果累累的百香果产业,通过招商引资,黄平县的种草养牛、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在农行的产业扶贫政策帮助下也得到发展,贫困人口参与产业链发展,通过务工收入、土地租让收益及产业收益分红等多种精准方式实现长期稳定脱贫致富。
招商引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扶贫辐射更多贫困户,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精准发力——李建平为代表的农行人探索的模式,实现了金融助力扶贫的有效路径。
不过,对于黄平县来说,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要防止农户返贫,就要为脱贫攻坚提供长久持续的动力。而这其中,教育扶贫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礼仪教育的集中地,而校服也不仅是学校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精神气质。
元宵佳节,海南文昌市会文镇文山村张灯结彩。傍晚时分,村子里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一个个掌着印有“福”“寿”“喜”“丁财贵寿”等吉祥话的花灯,开始“送灯”巡游了。 “送灯”,是文昌农村地区过年的传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