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这所享誉世界的中国名校,其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之名,本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与北大、武大校徽的设计历程不同,清华校徽可能并不是某一位设计者的独创作品,并没有类似鲁迅、闻一多这样的著名学者以一己之力担负设计工作。仅就笔者所见所知,清华校徽极可能是“集体创作”的产物,是校方集合众力,应时之需,集体创制而成的。
这一集体创作的缘起,乃是源自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应邀赴清华做题为“君子”的演讲,引用《周易》中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当时的清华学子。此后不久,校方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入清华校规,不久即成为清华校训。
时至1916年,清华学校提出筹办大学的计划,得到当局外交部的批准。至1917年该校修建大礼堂时,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刻制为巨型圆形徽记,镶嵌于舞台正额之上,以此激励后学。
1918年4月25日,《清华周刊》总第138号印行,封面上首次出现了清华校徽图案。这一图案基本造型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圆面外环印有中文校名(清华学校)、英文校名(TSING HUA COLLEGE);中环印有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篆文字样,内环中心则为五角星图样;三个环面边缘皆呈绳纹样式。
自此之后,1918年下半年的所有《清华周刊》(总第138号至第158号,共计21期刊物),封面上皆统一印有这一图案。对于这一图案,刊物中虽未有明确介绍与说明,可这已然表明清华校徽至迟从这一年开始,已经存在并开始应用了。
1918年4月25日,《清华周刊》封面上首次出现清华校徽图案
1925年,清华正式创设“大学部”;当年春,成立国学研究院,成为校内与大学部、旧制留美预备部并列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研究院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导师,文理并重的综合大学格局渐趋成形。至此,清华从派遣留学逐步转为培养本国人才,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分文、理、法三院。
1926年11月25日,清华校评议会议上,确定并公布清华校徽图案。这一图案与之前《清华周刊》封面所印图案基本一致,在细节上略有修整。譬如,将圆面外环边缘的绳纹式样改为齿轮状;将圆面中环、内环面边缘的绳纹状式样全部改为简单无修饰的弧线;中环逐一区隔的八字校训原有绳纹状竖条,也随之全部改为直线竖条等等。不过,原有徽记图案中包括中英文校名、校训在内的所有核心内容,乃至这些内容在各个环面上的排列顺序等,俱未改动,一如既往。
1934年6月1日,《清华周刊》(第41卷第13-14期合刊)之“向导专号”印行,这一期刊物实为向有意报考及关注清华大学者的介绍手册。此刊对外正式公布了清华大学校徽图案,其基本形制沿用至今。
此刊正式公布的清华大学校徽图案,基本造型仍为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覆一圈齿轮状边缘。圆面外环为中文校名(清华大学)、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中环即为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篆文字样,中心则仍为五角星图样。三个环面边缘又回复到最初的样式,皆呈绳纹样式,只不过略加修整,更为精密规整。
南开大学校徽,八角星形的独特光芒
南开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4年8月,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与张伯苓等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即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并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
此后得邑绅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十亩,几经周折,起建校舍。此处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向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1907年秋,学校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这是学校称“南开”之始。
南开大学校徽(现行)
南开大学则创办于1919年,设文、理、商三科,初次招收学生仅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
1937年7月,南开大学惨遭侵华日军轰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迁入湖南长沙,与北大、清华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
南开校徽与南开大学校徽,从一开始是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两个概念。南开校徽作为包括南开中学与大学的学校统一徽记,乃是南开中学与大学的总体象征符号,其主体图案及造型,即为如今仍在使用,社会各界人士都较为熟悉的中心嵌入“南开”校名的八角星形图案。而南开大学曾经还专门设计过盾形校徽(校章),中心为斜向线条分隔,印有中文校名和拼音“NANKAI”字样。
八角星形外观的校徽,非常独特,与同一时期国内各大学院校常见常用的圆形、三角形外观的校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独特外观,有着稳固周全,又自带光芒辉映的视觉感受。
然而,曾经专门设计的南开大学盾形校徽(校章),无论从徽记外观上,还是图案内容上,都较为普通。其外观形制,几乎就是径直借鉴西洋家族、庄园、机构组织的常用徽记外形而来。或亦正因为如此,这一校徽(校章)的使用时间,较为短暂,可能仅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过较小范围的应用。
仅据笔者所见,1935年印制的《南开大学校民二四年班毕业纪念册》封面,即印有醒目的八角星形的南开校徽。不过,此书内页又专辟页面介绍南开大学校徽,则明确印出了盾形校徽(校章)。
南开校徽,原载1935年印制的《南开大学校民二四年班毕业纪念册》封面
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印制的“南开工业丛刊”的封面上,又出现了一枚以八角星形的南开校徽为核心图案,外围空心圆圈,圈中书写英文“NANKAI UNIVERSITY,TIENTSIN”(即“南开大学,天津”)字样的徽章。不难发现,这枚徽章的基本构图与图案内容,与如今使用的现行南开大学校徽都已颇为接近了。
(文字、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