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国时期发行的三种亿元面额纸币
民国时期的通货膨胀有多么严重,这一点从当时发行过的纸钞中可见一斑。如在194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就被迫发行了500万元面值的金圆券,但这仍未改钞票如废纸的状况。更有甚者,同年在当时的新疆省银行(当时新疆称“省”而非现时的“自治区”),还曾经发行过三种亿元面值的纸钞。其中的该行于1949年5月10日发行的60亿元面额钞票,还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面值的货币。
据文献记载,官钱局出现于清代,是朝廷官办的金融机构。上世纪20年代,全国各省改组官钱局、建立省银行。新疆省就在1929年停办了新疆官钱局,并于1930年成立新疆省银行,后改为新疆商业银行。其代理省库拨付各地军政用款,分支机构覆盖伊犁、塔城、阿山和喀什等九处。为统一新疆币制,该行于1939年曾经发行新币1000万元。自1944年9月,新疆出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当局为了维持庞大的军政府开支,大量印发纸币。
图1 新疆省银行发行的6亿元
图2 新疆省银行发行的30亿元
1948年12月,省政府勒令新疆商业银行重新又再次改组为新疆省银行,同时发行新钞。当时发行的新币一般为大面额纸钞,其面值包括600万元、3000万元、6000万元,以及6亿元(图1)、30亿元(图2)等。这是因为新疆当地习惯认为“6”更吉祥,所以才使用“3”和“6”的数字为钞票面值。但是没过多久,政府发现即使面值30亿元的纸钞,也无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但已回天乏术,除了继续印钞别无他法,于是不得已于1949年5月,更是发行了高达60亿元面值的银行券(图3)。至1949年,该行累计发行新币657216249亿元之巨。其中60亿元面额的钞票在20天内共出库14次,共计480万张,总金额竟然高达2.88亿亿元。
《这就是中国:中国日常文化》面向所有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感兴趣的中外人士。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数据统计,为读者展示了当代中国一幅幅真实的日常生活画卷。
进入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的新冠疫情使得文旅业进入了至暗时刻,虽然疫情终将过去,但这场考验让文旅业界更具危机意识和底线思维,也更需要反思文旅产业穿越周期的模式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