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针乞巧”有多难?了解一下!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自古以来,七夕就有“乞巧”的习俗,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一般是指在七夕之夜,女孩子们用五彩线,依次穿过连续排列的七孔针,以穿得最快者为最巧。”中国民协副秘书长、历史学博士侯仰军告诉光明网记者。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穿针乞巧”的方法不尽相同,难度更是不容小觑。让我们一起看看“穿针乞巧”难在哪里吧?
穿针乞巧。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难度一:五彩线
“穿针乞巧”要用五彩线。什么是五彩线呢?侯仰军说,五彩线是将五种颜色丝线合成的一根线。五彩线迎合了女孩子爱美的天性,但也增加了穿针的难度。
难度二:穿法
各地“穿针乞巧”的方法不尽相同。除了最常见的以穿过所有针孔用时最短为“最巧”外,像在山西南部地区,能否“得巧”要看是否可以一次性穿过七个针孔;在上海某些地方,七个针孔大小不一,通常按照从大到小排列,难度逐渐增加。
难度三:光线
“穿针乞巧”讲究在七夕之夜,对着月亮进行。“对着月亮一方面有向天上织女乞巧之意,另一方面也是‘穿针乞巧’难度的又一体现。”侯仰军说,初七的月亮并不是很亮,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穿针很有难度。此外,像在我国吉林、福建等地,还有“暗处穿针”的习俗,即女孩子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穿针乞巧”。“‘暗处穿针’因为难度较大,通常是以能够穿过几根针来作为评判是否‘得巧’。”侯仰军说。
中国各地的七夕节习俗各有不同,爱恋当中的人们一定少不了要准备好玫瑰花和巧克力送给自己的另外一半,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习俗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七夕节的习俗。
儿时七夕这天,母亲一大早就开始筹备“乞巧”的什物。这些东西主要是时令瓜果,还有一些叫巧果的点心,一个平常不用的小铜盆,新的针线。针是半寸长的绣花针,极细,线也是绣花线,一股批成三到四根。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小时候的七夕,就是妈妈、外婆讲的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七夕这一天,仰望星空,遥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那时的我顿觉生活浪漫而美好。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在这样一个节日里,人们歌颂坚贞的爱情,感叹岁月的故事,遥寄天涯的相思,追溯古老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