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这句流传在清徐的古老民谚,形象地概述了彩门楼在清徐民间的重要地位。
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清徐县城的主街道上,就会被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彩门楼装扮的庄严雄伟、富丽堂皇,整个县城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气氛。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尤其喜欢看年长的叔叔们一手一手的搭建那些漂亮的门楼,就像彩虹一样。那时以为只要过年就会有彩虹挂在门楼上,长大后去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才知道,门楼上的彩虹只有在清徐才能看到。”
清徐的彩门楼曾是当地一代代人心中的春节符号,据传起源于唐代,由于当时清源县城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济繁荣,邻近山上又有许多柏树,当地人们每逢过春节,家家都要到附近的山上采回柏叶绑在竹杆和木棍上,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以示接福避邪,祈盼来年百业兴旺。后来在柏叶的基础上增加了彩带、彩绘,乃至于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搭建一些彩门楼,用来营造节日气氛。
发展到宋代,人们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家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年年造型不同,极具观赏价值。再后来,历经许多商家的改进,由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到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到今天的喷绘彩门楼。它的发展和创新生动地体现了人类智慧的进步和科技的提高,是一个集民间古建筑技艺、民间美术、民间彩绘、民间手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产物,多年来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据当地老辈人回忆,以前的彩门楼搭建由较大商铺出面牵头,采取自愿原则,向邻近商行筹钱,筹起钱后请当时制作抬阁的师傅制作较好的彩门楼。用五彩布裹木椽子并用彩布扭彩编织亭阁门楼古建形状的新式彩楼,其名称也由原来的柏叶楼正式取名为彩楼,后来又在彩门楼上挂上灯笼、绣球等,并给每个彩门楼起上了吉祥如意的名字,如“聚财门”、“五福门”、“兴旺门”、“平安门”等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心愿。
清徐彩门楼从搭建位置和名称上可分为彩楼(搭建在街头)和门楼(搭建在各单位和各家门口)两种,彩楼的大小、气势要比门楼大得多;而从演变过程又可分为柏叶门楼、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喷绘彩门楼五种。
五种彩门楼的骨架制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装饰材料和工艺。其中,属扭彩彩门楼最具代表性。扭彩是将五色绸布裁成3至4寸宽、2丈多长的布条,将扭彩部位的椽子用红棉布缠住,以达到不让木椽露出本色的目的,然后用五色彩绸扭制出各样图案彩子。目前,清徐地区常扭的彩子有“结鱼网”、“编席子”、“空心疙瘩”、“尖对尖”、“编九针儿”、“打灯笼景”、“拉瓦棱”等图案样式。各部位的彩子扭好后,再用淡红色、淡绿色、淡黄色绸布衬底,这样会将编制的图案衬得美观靓丽。
清徐彩门楼既是活动建筑,又是装点节日气氛的艺术品,不同时代的彩门楼反映着经济的兴衰,但是“柏叶象征着百业兴旺”是其永恒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用新的材料来反映他们的审美倾向,显示各家的富裕程度,于是出现了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彩绘彩门楼。商家更是在自家门前垒起了塔塔火,以此寓意生意兴隆、红红火火,也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后来发展到商家在商铺门口的街头搭过街柏叶门楼,又高又大,会吸引很远地方人们的注意,同时也借此起到宣传自己商号,吸引顾客光顾的作用。当观看的人越聚越多时,商家便用柏叶和废食用油泼在塔塔火上,象征来年生意红火。
不管清徐彩门楼发展成何种样子,它都赋有一种情感。无论身处何方,心中都会藏着一片净土,那里有家乡的味道,充斥着浓浓的乡愁,也挂着门楼上的彩虹!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露溽暗传香,风清徐就影。”诗人刘禹锡曾这样吟诵娇艳玲珑的紫薇花。如今,温江和盛土桥村紫薇盛开,到此休闲的你就能目睹这繁花似锦的盛况。
泉州的元宵节有着特殊的民俗内容--睇灯。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泉州的元宵节摧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
这是合阳县面花艺人制作的老虎面花(1月15日摄)。 春节临近,陕西合阳县的面花成了年节紧俏品,面花艺人忙着赶制面花,以供应节日市场。 面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