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至22日, 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中华文化促进会、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及中华网共同打造的“文化天桥·艺术新春”时尚民艺生活周即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启动,将会给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民艺、阅读与时尚融合的文化盛宴。届时,已经创立342年的锡雕品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王工坊·锡雕】将在本次时尚民艺生活周上展示当代锡雕生活艺术品,值得一提的是,被业界称为鲁王工坊锡雕“新贵”的朱延安先生将在民艺周上展演锡雕技艺。
莱芜锡雕甲天下,鲁王工坊铸乾坤。今年是鲁王工坊创立342周年,也是其锡雕作品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的第102个年头。从莱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历史走向今天、走向未来,鲁王工坊传承着国宝工艺,更传承着文化与使命。辉煌犹在,品牌闪亮,传承人如何开辟未来?为此,中华网记者独家采访了鲁王工坊锡雕“新贵”朱延安先生。
朱延安先生师从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千钧。作为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王千钧老师的得意门徒,朱延安先生经过多年的学艺生涯,在老师的引领下将锡雕艺术生活化、日常化。
鲁王工坊锡雕艺术是中国3000年矿冶文化的遗存与升华。
中国的锡文化源于商周,盛于明清,鲁王工坊是中国锡雕文化的一面旗帜,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锡雕品牌,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谈到鲁王工坊锡雕的历史时,朱延安先生还给我们讲了一则典故:明清年间,民间的锡雕工艺就已经形成了规模,具文字记载,山东莱芜锡制品的开创者始于公元1676年。 “鲁王工坊锡雕”以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独具一格而著称于世,并受到朝延的垂青,成为贡品。曲阜博物馆珍藏的部分锡制品,是乾隆为女儿出嫁时专门定制的嫁妆之一,史料记载为“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鲁王工坊锡雕以其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成为了稀世珍品。这些传统器具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用品,成为了承载历史,凸显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研究本土文化审美观及其特征的重要标本。
“把锡雕做活了,是锡雕的最高境界,所谓活就是要让作品有灵魂,而不只是一件冷冰冰的锡疙瘩。”这是王千钧老师常对朱延安说的话。要赋予一块金属以灵魂谈何容易,因为有灵魂的作品必定是技术、思想与情感的结晶。
鲁王工坊第八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千钧大师
鲁王工坊锡雕经过几代人的技艺积累,思变之心日切,到了第八代传人王千钧的手上,其力求从“制器尚像”向“制器尚神”、“制器尚意”的方向发展,创作中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古训,内容与形式完整统一之原则。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朱延安先生跟随着王千钧老师一起运用多种技法,通过造型、装饰、质地肌理等艺术手段赋予作品以丰富的韵昧和浓厚的寓意,其造型紧凑简约、收放自如,简中带有意境,紧中透出秩序,以形明志,带给人积极向上的美好意愿。
朱延安与老师王千钧制作锡器茶盘
世人皆知金银贵,殊不知锡也是一种稀有的金属,排名就在其后,古代穷苦人家有时就用锡来代替金银做首饰。它富有光泽、无毒、无辐射、不易氧化不变色,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温,保鲜之作用。朱延安先生近些年来一直和王千钧老师在探索、创新当代锡雕艺术的生活化、日常化。他给我们列举和展示了几款锡器,比如用锡器盛水,因为其金属分子的特性,水不浑浊而且清甜;用锡器盛酒,酒味长期不散,而且越存越醇香;用锡制的茶罐储茶,色味醇香不变,用锡茶具泡茶特别清香;用锡瓶插花,因水质好,花期要比一般瓶子内的长久,因此在金属中锡享有“绿色金属”的美誉。
有着资深媒体人的阅历又身兼全国民办博物馆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的朱延安先生来说,学习是他从未停止过的事情,反而更加注重个人的修养,因为做有灵魂的作品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一个人的修养可能影响不了技艺,但是可以决定其作品境界的高低。”他说,看着自己的老师、第八代锡雕传人王千钧在锡雕这条路上已经走了30年,也希望自己在岁月的磨练与沉淀中,日益沉稳与厚重。
锡雕作品·红酒分酒器
锡雕,虽然只是住宅或建筑物内的摆件、人们生活中使用的器具,但它们每一件都是完整独立的艺术品。所以纵然是时光流逝,历史更迭,都没有在这些作品上留下痕迹。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在现代化的今天,依然有着实用价值,且越发的满足当下艺术感观。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千古民间艺术的结晶,给每一个观者营造出美的空间。
鲁王工坊以99%以上的纯锡为原料,至今保持着最原始的钣金下料,锻打成形和焊接成形工艺,其锻、錾、塑、雕、焊、抛六大绝技历经三百多年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始终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
锡雕作品·菩提叶茶漏系列
朱延安先生谈到关于在传统手艺的基础上,现代锡雕应该融入很多高科技元素,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比如,融锡是锡雕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很多人质疑把原来的制作环节中的炭炉融锡改为电炉融锡会影响锡雕洁净光亮的成品效果。“其实这是大家传统的一种偏见,电炉融锡出来的效果更加至真至纯,不会让锡雕这一民间艺术失去本真,反而更加升华了锡雕这种民间工艺的文化要素。”
当记者问到如何创新性传承和发展时?朱延安引用了老师王千钧说的一句话:万物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传承是一个生存过程,发展是一个适应过程,两者完成一个进化过程。 创新就是扬弃,创新就是改良,就是保留过去优秀的融入当今先进的,或者自以为先进的。进化过程也是充满风险的,有可能出现畸形,也有可能因蜕变不顺畅而死亡。除了自然不可抗力,唯一保证生存的就是优秀的DNA,鲁王工坊的传承模式,保证了这一优秀DNA的筛选与延续。
一叶舟香插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时代,我们也运用新的手段和理念来创新和传承锡雕文化。” 朱延安先生谈到,鲁王工坊正在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现代用户需求细分化,他们认为一件艺术生活品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在传承方面,布局从“传播——体验——教学——研究”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的核心是体现一个“新”字。“新传播”以新的语言通过新的互联网渠道放射性的传播锡雕文化;“新体验”线上线下组织兴趣人群的进行一些关键工艺的体验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降低认知锡雕文化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一精湛古老的手工艺;“新教学”人才培养注重多元化方向和梯队的建设;“新研究”坚守锡雕工艺文化追溯和锡雕艺术生活化的“两头”研究思路,一件艺术生活品,它带着最为久远纯正的血统,以符合这个时代最舒适最美好的形式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现代的民间手工业,应该深挖中华悠远历史、立足于祖先留下的深刻内敛的传统文化,构建本土特色的设计语言,走进市场,吸收市场管理理念,促进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装饰语言的融合,使得锡雕技艺在当下、在未来取得薪火相传的双重丰收。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开展此次民艺周活动,组织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精湛技艺,是推进生产性保护的一种积极的方式,对于弘扬传统的节俗文化,继续保持和发挥春节等众多传统节日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时尚民艺生活周
开放时间:2017年1月16日(周一)-1月22日(周日) 10:00-18:00
活动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索票:扫码关注中华网微信,回复“民艺周”索取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