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郑芬兰介绍,“小巷三寻”主要做四个板块的内容:梭子的故事、土布的新生、女红的复兴以及手工的村落。15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郑芬兰在贵州徒步的时候收到了一把“母梭”(郑芬兰收获的第一把梭子),是当地一位奶奶交到她的手中,希望她能让梭发扬光大,这把梭子是奶奶的嫁妆。就这样,郑芬兰不经意间便走上了“搜梭”之路,她每到一个地方就搜索一把梭,目前为止,她已经收到了一万多把梭。这一万多把梭来自全国各地,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目前我应该是拥有梭最多的人”,郑芬兰平静地说,“我们希望能够创建一所梭博物馆,梭是织布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每把梭的背后都是一段历史的文化故事,浓缩了一方水土养育的概念”。郑芬兰透露,他们已经做了两次梭的展览,收效都不错。
第二个版块是土布的新生,土布新生就是对土布进行重新设计,让土布回到日常生活。在郑芬兰看来,一个手工艺品如果只能做展览,不实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只有它与我发生关系时,我才懂得手工意义的所在”,郑芬兰感慨道。小巷三寻的口号是:做一个有温度的品牌。15年前,大家都称郑芬兰为“疯子”,因为她的理念与当时追求的时尚、个性大相径庭。然而郑芬兰却坚持自我,她认为有温度的产品才有故事可以诉说,有温度的产品才是有文化内涵的东西。因为喜欢“无印良品”这个品牌,郑芬兰当初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为“做中国的无印良品”,但是细细想来,这个定位并不准确,因为“无印良品”虽然样子简约、质量优良,但是却缺少一种温度,于是郑芬兰将自己的产品延伸到了“有温度”的理念上。
女红的复兴是推销土布的一个途径,郑芬兰透露,15年前在没有人认可非遗的时候,为了生存下去,她的团队拟定了几百场的活动,几乎每天都要做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女红、认识女红,让前来的人体验织布、染布、缝制成产品,为产品做一个推广。郑芬兰也会走进大学、小学学校给学生上课,进而推动女红的复兴。
小巷三寻做的第四个板块是手工的村落,据郑芬兰透露,手工村落是公司后半辈子的重大事业,也是公司重要的方向。“我们会走进各个村落去解决各种技艺的问题,然后解决他们的产品如何走出来的问题”,郑芬兰讲道,“小巷的理想是将技艺带进村落,将村落‘救活’”。目前中国的农民已经害怕了贫穷,一心想脱离村落,他们的这种意识很难改变。她希望能够通过手工、通过产业化入驻村落,救活这个概念,拯救他们的思想,让年轻人重返村落。“一个村落里的年轻人不回去,所有的事情都是徒劳”,郑芬兰坚定地说。她十分反对“将村落里的农民赶走做乡村酒店”的概念,这种概念并不能拯救村落反而会害了村落。
15年前,郑芬兰发起的手工村落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认可,近几年却有了大反转,很多人包括文化部都开始认可她的这个理念。小巷将技艺的理念植入到村落,为乡村做品牌,让品牌成为乡村自身的品牌继续发展,并不依赖某个老板而生存,这是郑芬兰团队赋予手工村落的主要概念。
产品要融入生活展品只能孤芳自赏
说起小巷的理念,郑芬兰侃侃而谈,小巷的四个概念很简洁,没有过多的业务拓展。2017年小巷会推出几个新的主题,一是同书院中国联合发起全国环保书皮进校园;其次小巷会推出环保手帕,希望中国人同日本人一样养成使用手帕的习惯,尽量减少餐巾纸等一次性纸巾的使用,这样可以解决农村的经济困境。郑芬兰告诉我们,很多手帕都是在村落里生产的,这个产业链可以反哺到农民身上。另外,小巷还会推出手织鞋带、制作各种首饰等,推广更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在郑芬兰看来,手艺分很多种,有些手艺没办法量化。手艺只是一种传承,但传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态的传承。在郑芬兰眼中,手工是一种态度和一种精神的问题,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泱泱大国,不可能完全返回到手工艺上来,因为这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是不可能扭转的。手工的存在只是某些人的喜好,让人可以在烦躁的时候安静下来。“我们可以提倡国人这样的一种精神,但不能提倡国人都回来做手工,这是两个概念”,郑芬兰解释道。
很多人说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在消亡,在郑芬兰看来,并没有那么可怕。手工艺在村落里还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有市场存在,就不会消亡。只要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达到一定的素质了,就愿意谈文化、谈手工。将手工艺融入生活、融入市场,跟当代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最重要的,否则就像有些展品一样只会孤芳自赏,与大家都没有关系。
据悉,“文化天桥•艺术新春”时尚民艺生活周将持续到1月22日,活动期间,广大市民还可以观看当代装置艺术展、“十大景泰蓝”国粹艺术展,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民艺,带着孩子一起漫步在“中国节日地图”的海洋里,亲自体验新时代的春节文化气息,感受民艺匠人们的慧具匠心。
索票及活动详情敬请关注民艺生活周官方微信。
对外开放时间:2017年1月17日(周二)-1月22日(周日)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