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这样的风流才子,吃鸡也能吃得如此风雅,对于老百姓而言,尤其是古时贫困的老百姓而言,平日里吃糠咽菜,只有腊月二十七才能“杀年鸡”,这么一只鸡,杀完还不能马上吃,要留到年三十,年三十也不能吃完,还要拉拉杂杂吃完整个春节,这样叫顿顿有鸡(吉)。记载老北京民俗饮食的《闾巷话蔬食》一书,记载旧时年关,老北京要做一种名叫“白鸡冻儿”的“年菜”。将杀好的鸡去五脏,修治好,剁成小方块儿放在锅里炖,加好葱段、姜块、桂皮、大料、花椒,开锅后再放食盐和料酒,炖得了,用勺子舀去汤内的料物,只留下肉骨及肉汤,捞进盆里,盖好盖子,拿到室外冻成肉冻儿……据说这种“白鸡冻儿”十分美味,以至于有民谚说:“一碗鸡冻儿十碗肉,吃起来准没够!”
现在,即便是普通百姓,纵使每周吃一只鸡,也是毫无问题的吧,但读到这段“白鸡冻儿”的文字,依然感到口舌生津,也许让人眼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味道,更是那种“吃起来准没够”的幸福感,幸福这件事,说到底跟大鱼大肉没什么关系,就是饿了时的一碗面,渴了时的一杯水,团圆饭的一只鸡,除夕夜的一家人。
春节临近,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作坊正抓紧时间制作年画,供应节日市场。朱仙镇木版年画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题材多为吉庆和戏曲故事,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