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端午节伴着粽叶的阵阵清香如约而至。在中国民间传统里,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整个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
齐白石先生作画
说来也巧,1956年,齐白石学生王文农奉命筹建武汉东湖屈原纪念馆。期间通过张难先去信齐白石题写了“屈原纪念馆”馆名。历史上,屈原纪念馆曾收藏了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遗憾的是在文革期间流失。齐白石曾云:“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这段朴实无华的话实际道出了齐白石一生坚守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这位来自湖南楚地的画家,没有屈原式的浪漫气质,反而继承了湖湘学派重视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芥子园画传》到有名无名的前人画迹,甚至一些弟子或民间工艺品上的图案,只要有用便借鉴学习;对于古代名迹,他却没有收藏并反复临摹研习的爱好,他没有沉重的祖宗包袱,不曾被庞大的传统和派系观念束缚而变得谨小慎微,因此能够胆敢独造,开创独具一格的画风。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龙舟竞渡、吃粽子,以及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饮抹雄黄酒,还有挂钟馗捉鬼像、采药驱狼等。我国古籍对各地的端午节俗亦多有记载,如东汉应劭《风俗通》:“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以菖蒲一节九寸者,泛酒以避瘟气。”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让我们通过一张张作品来感受白石笔下的端午情怀。
齐白石《五日吉祥》
古人认为,端午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因而被认为是犯禁忌的日子。为了避免被“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等毒物)侵害,人们便探寻各种化解的方法,就有了对付它们的“五瑞”,它们就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瑞”。《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此画作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寥寥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不失“剑气”。简单几笔便微妙地表现出棕子的棱角转折,浓墨干笔写出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齐白石《粽子黄蜂》
东汉末年,王室解纽。魏居“天下之中”洛阳,又以“禅让制”取代汉室,从而占据地理、法理上的双重正统;蜀则承袭“汉”之国号,自为正统;东吴“名义不正”,只好借谶纬之语徐徐图之,以示“天命在吾”。自此,汉家三分。
根据2020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我国汽车保有量大约2.6亿辆,并在该年度年末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连续11年汽车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你可能听过无数遍“牡丹亭”,杜丽娘为爱复活的故事。但是在《古书复活记》中你亲眼见证的是古书“由死复生”的奇迹!
走进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很容易被造型特别的展品吸引眼球,虽说是宋瓷,竟然能看到鼎、鬲、琮、樽、觚等先秦时期的古礼器,实在与大众印象里的宋代风物有挺大差别。只不过这些物件并非青铜器,而是精美的瓷制品。在中国瓷器史上,南宋之前,很难见到这些先秦礼器以瓷器的面貌出现。那么后来它们为何会如此集中地涌现于南宋实质上的“都城”临安呢?这与一场倾国离乱——靖康之变相关。而一切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身上。
71年前的敦煌莫高窟,开发和保护程度远不如现在,一切珍宝都处在尘封中,显得沧桑而神秘。一位名叫艾琳·文森特的美国女人离开家,独自上路,在敦煌莫高窟逗留10天,一共拍摄了168幅黑白照片,把我们不曾看到的敦煌凝固在胶片中。
在等待新专辑的时间里,我们想跟大家聊聊周杰伦曾经的经典《七里香》,以及《七里香》背后的故事~前段时间,周杰伦演唱会的线上重映后,“在你心中周杰伦最经典的歌曲”话题讨论中,《七里香》也凭借着极高的人气,成功唤醒了很多人的DNA。
从俗语的“黄道吉日”再到天子身上所穿的龙袍,黄色在中国文化里始终是一种饱受推崇的颜色。这一次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感受一下从先秦时就有的尚黄思潮。
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这座雕栏画栋的海上食府,是香港餐饮业的蔚然景观、香港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几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将人们的目光牵引至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艺术都极其繁荣的宋代,展开雅俗共赏的大宋风华。
近日,《梦华录》口碑几轮反转,从“鱼替”“双洁”到“以色事人才叫贱”,相关女性话题频繁占据热搜。鉴于内娱苦古偶久矣的现实,《梦华录》的服道化和演员CP真是难得地好看,但仅好看,还不够。毕竟审美除了视觉,还需有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好看也要有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