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2021-10-12 15:15:21 石家庄日报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古时在民间有重阳节登高、晒秋、赏菊的传统习俗。重阳节的习俗流传至今,又融入了敬老等文化内涵。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成为重阳节的重要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厚,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经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节日传承历史悠久

经考证,“重阳”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已经有了这样的记载,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时,《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便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应该就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饮宴发展而来的。“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隋杜公瞻注)于是,求长寿及饮宴,就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而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则是重阳节的原型之一。

“大火”星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了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无可考的文字记载,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还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对时间不断产生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逐渐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

节俗内容丰富多彩

为了庆祝重阳节,人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使得重阳节成为杂糅了我国多种民俗的一个传统节日。

因民间推崇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农历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此时登高远眺,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有益身心健康。相传,登高的风俗始于东汉。

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五色糕、花糕、菊糕,制无定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要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之时,正值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在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风俗早在战国时就有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于是在菊花含苞待放时,人们便将其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成菊花酒,待来年重阳节的时候开坛饮用,在古代被看作是“吉祥酒”。

到唐代,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已经很普遍。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人们或将茱萸佩于臂,或佩戴装有茱萸的香袋,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佩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敬老爱老的新内涵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由此对重阳节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被文人墨客吟咏进一首首诗词佳作之中。

唐代文人所写大多是重阳节习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人们最熟悉的当然就是王维的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遗,重阳节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重阳节的本意就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老、爱老、孝老的文化精髓,凝聚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浓厚深情。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成为重阳节的重要内容。

每逢重阳节来临,各地都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道祝福、送安康,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养老的良风美俗,重视孝亲敬老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少年轻人都会陪伴长辈到郊外赏景、登高,或用心为长辈准备可口的饭菜,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和感恩之情。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