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这位木匠大师有些不同,研究生也来当学徒

这位木匠大师有些不同,研究生也来当学徒
2019-08-05 17:16:35 北京晚报

今年62岁的辛全生,一个爱穿中式褂子的大爷,自称一辈子没上过班,说话爽朗,笑眯眯的。这位看着似普通邻家大爷的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么说吧,前些日子故宫和央视一起举办了一次全国木匠大比拼,全国海选出了1000多个木匠,辛全生获得了第一名。“决赛时仿造养心殿木门做了个小木门,故宫专家看了以后,给评的第一。”辛全生自信地说。他就是响当当的木匠“大师”,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这位木匠大师有些不同,研究生也来当学徒

40多年木匠生涯

辛全生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个,他自己行二。16岁学艺的辛全生,当时学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能“有口饭吃”,有个手艺,所谓“干活儿吃饭”。跟随一位天津的木匠老师傅,当年的小辛早上6点多去师傅家、晚上6点多回自己家,天天跟着师傅学徒。“那会儿师傅忙,我去的时候自己就有些基础,一开始就能动手帮着干粗活儿,刮刮料,一家一家跟着师傅去做木工,留着心认真看着师傅做活儿,然后自己上手练,那时候做得多的有‘高低高’的柜儿,两头高中间低那种。学习的时候练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吃饭的时候拿筷子,手都在抖,累的。每天干活儿都特别认真,生怕师傅不要自己,中午经常简单吃个饼,就是从早忙到晚。就这样学了快两年,自然是不挣钱的,只是卖力气,努力学艺,临走的时候师傅送了我一些工具,于是就这样出师了。”

辛全生回忆,那时候做个专业木匠还是很挣钱的,普通人上班一个月只能挣个不到20块钱,但师傅那会儿不时的一天就能挣10多块钱,打衣柜、沙发、酒柜、桌椅板凳、床等等,忙得不行。在那样的年代,人们家里几乎样样家具都是请木匠来打,特别是结婚用的家具。

离开第一位师傅后,辛全生在某高校基建队做了一阵木工,每个月六七十块工资,那时候认识了第二位师傅,跟了他学习了一年多与木建筑有关的活儿。“我就俩师傅,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实践,自己琢磨,木匠这行,我一直做了40多年。”辛全生告诉记者。

木匠领域又新生

22岁时辛全生就结婚了,1982年那会儿有了闺女,辛全生逐渐察觉,木匠活儿开始少了,到了自己30岁的时候,辛全生发现仿佛突然之间,社会发展就变化了,人们生活条件变好,越来越爱直接去家具城买家具。木窗木门,没有人让他们去做了,甚至木盆,也悄然变成了塑料盆。

要面临新时期下的生存问题,辛全生只好转行做别的,他批发过玉、猪肉,跑过运输,做过生意,五花八门,什么挣钱就做什么,有的生意做得还不错。但是只要他一闲下来,就自己动手做木匠活儿,做家具。也有大老板想高价收藏他做的木家具,比如一个越南黄花梨的梳妆台,上蜡不油漆,非常环保,十几万二十万想买走,但辛全生不卖,一心琢磨着怎么才能把木匠手艺发扬光大。

“不干活儿我难受,必须天天做木匠活儿。”辛全生感慨:“虽然我做的有些生意还挺挣钱的,但心里、手里,从没有舍弃过木匠手艺,因为我就喜欢木头、木工,喜欢传统的东西。可是当时,一度到了想找个木工同行聊聊天都找不到人。于是,上世纪90年代,我在网上开始发帖,把我做木工的照片和心得发到网上,惊喜地发现能联络到很多木工爱好者交流,我做的东西开始在全国木匠圈子出名,比如一块木头做出来的鲁班枕,大家都很惊叹。我还建了好几个分别有2000人的QQ群,叫‘木友之家’,这几个群一直都十分活跃。活拆的129条鲁班锁、足球,我独家的这些活儿都交流展示。有个装鲁班锁的视频,网上点击量300多万。2000年以后,我更是开了木工房,好的发展趋势回归了。”

辛全生在木匠圈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勤奋的他在头条上至今已开栏发了600多条木工视频,徒弟给他统计了一下,说一天看8小时的话,这些视频要连续看19天才能看完。如今,“木友之家辛全生”的头条号已经有28万粉丝,优酷粉丝也几十万。通过互联网,甚至全世界各地的“木匠”们都来切磋技艺了,“洋木匠”们来自印度、埃及、美国等等,有的还特意带着翻译人员一起来,来了以后就惊呆了,纷纷表示中国的传统木工技艺太了不起。今年8月份,他还将受邀去韩国交流。

研究生也来学徒当木匠

谈及传承手艺的话题,辛全生显得和有些非遗大师态度不同,他表示,自己不愁传承人、不缺徒弟,现在是要来学的人太多,所以他要挑选好苗子。

首先徒弟一定人要厚道,不能奸诈,踏踏实实。“刮、锯、凿”这些基本功要好,还要有悟性。辛全生至今一共带过80多个徒弟,广州、新疆、深圳哪儿的都有,还有七八个女徒弟。徒弟中以20多岁、30多岁的为主,男性居多。其实,木匠这个手艺,十四五岁开始学最好。“女孩子大件做不了,200多斤的那些家具,她们力气不够,但做小件好,打磨很细心。现在我的木工房学徒一个月收学费5000多,管吃管住。徒弟们的差异性很大,同样的一个活儿,有人几天就会,有人几个月几年都不行,动手能力和悟性有差距。”

辛全生还告诉记者,现在的木匠手艺变得精细,不再又脏又累。“喜欢来做木匠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火,我有个北京徒弟是开公司的老板,很有钱,却专门找时间来学做木匠,他自己有时候默默做出来一个木凳子,高兴得请所有学徒吃大餐。我觉得,也许做木工过程中精神上得到的安静和放松,是他想要的吧。”

在木工房里,记者见到了辛全生的两位学徒,一位女学徒来自浙江舟山,她说自己就是木工手艺爱好者,特意来这里学习一个月就走。还有一位姓周的男学徒更有意思,小伙子来自湖南,在上海科技大学考上了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结果退学了,因为太喜欢“当木匠”了,专门来拜师跟着辛全生学徒,已经学了5个多月了。“每天我做10个小时木工吧,现在我正在做博古架,就是小多宝槅。”小周告诉记者:“我从小喜欢动手,后来大学本科学了计算机,但直到上到研究生,我还是放不下做木工,今年决定放弃计算机专业,学木匠,以后拿这一行当职业。我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护士,一开始很不理解我的选择,最后陪我一起来木工房见了辛老师,交流之后爸妈最终尊重了我的选择。我想以后把中国的传统工艺,传递到世界各地。”

辛全生也感慨的说:“虽然我独生女儿没有做这行,但女儿会很为我骄傲,拿我做的东西送人,我小外孙4岁了,很喜欢看我的这些木工艺品。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父母太娇惯孩子了,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怕扎手啊,心疼孩子,导致我们的孩子从小动手能力就不行。而且,大家只会觉得上大学是唯一成功的道路,其实有的孩子很适合学手艺,也能成才,成为大师。”

关于未来的打算,辛全生表示想和大学之类的机构合作,办一个木工艺品展馆,“我不卖我那些精品,就是想把我的好东西向公众免费展出、交流,让国人更多了解中国好的传统技艺。现在有的外国人,更加是不够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工艺有多厉害,之前有个瑞士人说中国的木工艺品不行,日本的行。来我这里一看傻眼了,其实我们中国的技艺厉害得多。”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孟环 文并摄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