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明清名家笔下的端午:从午瑞图与天中佳景

明清名家笔下的端午:从午瑞图与天中佳景
2020-06-28 11:49:00 澎湃新闻

原标题:明清名家笔下的端午:从午瑞图与天中佳景

端午佳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祛毒迎祥瑞的传统,历代画家笔下多见午瑞图(或称“端午景图”),这最早可追溯自宋代,明清时期,“午瑞图”创作进入高峰期,文人画家与宫廷画家都曾进行“午瑞图”创作。

明清名家笔下的端午:从午瑞图与天中佳景

郎世宁《午瑞图》(局部) 故宫博物馆藏

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称“端阳”、“重午”,也写作“端五”、“重五”。据说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于这天投汨罗江而死,后世人们为纪念他,每年端午这天都要赛龙舟、吃粽子。同时,人们还有在这天饮雄黄酒以祛五毒(毒蛇、虫蝎之类),在门户上悬挂菖蒲、蒜头、桃梗以驱鬼等风俗。

作为表达端午节祥瑞题材的绘画,“午瑞图”,或称“端午景图”最早可追溯自宋代,但此时的题材与表达方式并不固定。如现藏于台北故宫记于宋代钱选名下的《端阳景》轴以奇石稳定重心,两枝木芙蓉凌空出于奇石之后,奇石左下方绘一只山鸟侧立,一株虞美人点缀于石前,画面宾主次第分明,用笔细致工整,设色淡雅清丽。

明清时期,民间有制作“端午景”的习惯。《清嘉录》卷五“五月·端五”条记载了当时苏州一带端午景的情况:“五日,俗称端五。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号为‘端五景’”。这一时期绘画“午瑞图”的作品也十分流行,依据此时期的“端午景”,“午瑞图”的题材也相应出现了变化,画中蜀葵、石榴、蒲、蓬等物成为“午瑞图”中最为常见的表现题材。此外,夜合花、茉莉花、栀子花、萱花、枇杷等在农历五月前后盛开或成熟的花卉及果物同样是“午瑞图”的描绘对象。

明清名家笔下的端午:从午瑞图与天中佳景

《天中佳景》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台北故宫所藏的《天中佳景》轴 ,这件作品曾在2018年台北故宫举办的“百卉清供-瓶花与盆景画特展”上展出。画幅无作者款印。画题云“天中佳景”,“天中”即端午节的别称,故知此画当为端阳应景之作。幅中凡绘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并系有精致香囊。盘中则摆设粽子、荔枝、石榴等。 幅上方,另见道教的灵符四道,及钟馗画像一。按,符咒自黄帝时代起,即被视为驱鬼的工具。北宋神宗年间,也已出现印制钟馗画像的记载。不过,钟馗图像由岁朝除祟演变为端节迎福,却须迟至明中叶。据此,“天中佳景”的作者绝不至早于明。

明清名家笔下的端午:从午瑞图与天中佳景

《天中佳景》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234...全文 8 下一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24-09-29 10:40:50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4-09-25 17:29:18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24-09-13 10:04:26《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24-09-10 10:14:41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24-09-03 09:53:33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24-08-27 09:32:27动物定型

    吉他赋能文旅发展(深观察)

    24-08-19 10:29:29吉他文化,文旅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公布特邀剧目

    24-08-08 11:12:56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24-08-05 09:38:00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

    当“齐天大圣”遇见奥运盛会

    24-08-02 09:25:26奥运会,国产动画短片《奔赴热爱》

    中国电影迎来“火热”夏季 多题材致敬优秀传统文化

    24-07-23 10:13:16中国电影,优秀传统文化

    101座博物馆托起“博物馆之城”

    24-07-19 10:07:57博物馆之城,太原

    谁是史上第一个“吃瓜群众”?

    24-07-17 09:24:02夏天,西瓜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24-07-05 10:15:24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