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者认为,金鱼溪足迹点最重要的发现是——石板上留下的足迹属于肉食性实雷龙,这是足迹的一个新种,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专家称,根据脚印的直径大小和间距,可以从生物学方面推断恐龙自身的大小、计算其当时的运动速度,初步判断这只恐龙长度应该在4至5米之间。同时,通过足迹的发现,可以推算当时恐龙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河南安阳高陵曹操墓曾引起三国热潮,出土文物能否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曹操的性格是奸诈还是诚实?要了曹操命的头风病又是什么病?6月12日,在武侯祠博物馆《大三国志展》系列讲座上,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为文物爱好者讲述了曹操墓的发现与研究,通过文物带领大家重新认识这位三国英雄。
古籍,文脉的骨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下,经历战乱和天灾留传至今,一字一页述说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脉络。为摸清家底、传承文脉,我国在2007年实施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经过全国各地十余年不懈努力,经过一系列体量浩大的古籍整理基础工作,目前古籍分级保护体系基本建立。但是,受人力物力不足和思想认识不清等因素制约,仍有大量古籍亟待抢救。
4000多年前,成都平原的古蜀先民以何为食?这一问题有了答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年度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在该遗址内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水稻田遗迹,这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水稻田,也是长江上游发现得最早的水稻田,对了解长江上游和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史具有重大意义。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与“古西北类型”相似的人群就已经生存在营盘山遗址周边地区,他们很可能与从西北黄河上游向南迁徙于西南山地岷江上游地区的人群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频繁的人群交流互动,对横断山区藏彝走廊的古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平堡距离明长城约10公里,是明延绥地区三十六营堡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其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长约300米,共有三门。清平堡建成后曾多次进行过增高、加砖等补修工作,于清康熙年间被废弃。这一城堡在废弃后被沙漠覆盖掩埋,因此城内布局、遗迹等基本未受破坏,较完整地留存了明长城营堡的格局风貌及时代特征,是陕北地区罕有的较好保存原貌的明代长城城堡。
青铜顶尊人像、大型青铜面具、黄金树叶、象牙精雕……记者28日在三星堆“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上获悉,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在提取一批象牙后,大量珍贵文物露出真容,此次发掘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土重要文物1000余件。
28日晚,“三星堆奇妙夜之古蜀之门”沉浸式主题灯展将正式亮相。这一夜,三星堆博物馆变身为通向古蜀王国的时空隧道——祈福神官,夹道迎宾;千只神鸟,站立枝头;巨大的青铜立人像左右环顾,庄严肃穆;黄金面具和太阳玄鸟化作奇幻的青铜之树,在夜空中摇曳生辉。在奇幻森林的尽头,青铜神树流光溢彩,化作辉煌的“古蜀之门”,宾客由此步入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古蜀之梦。
考古的魅力,第一是发现之美,第二是思辨之美,是一种高级智力游戏。“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的一位做哲学研究的朋友,是知名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哲学教授,他去了二里头之后写了一篇札记,其中有一句话大意是说,考古学是一门本原性学科,它能给其他学科甚至公众提供灵感和给养。这是我们学科最大的意义。
殷墟54号大墓是一座在考古界声名显赫却被大众忽视的古墓。不久前该墓出土的牛尊上了央视的《国家宝藏》,很多观众才惊呼:原来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大墓呀!的确,在殷墟考古人眼里,亚长墓,也即54号大墓,是可与妇好墓进行比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宝藏,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在殷墟博物馆里一直摆放在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