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位于山东烟台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关村东南的项目建设,烟台市博物馆4月至6月对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发掘,日前,田野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莱州东关东南墓地共清理墓葬88座、水井6口、灰坑4处、窑址1座,出土较多陶器、瓷器、铜器及滑石器等文物。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分析,该墓地墓葬从唐代延续至明清时期。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2年6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位于秦雍城城址区东端的瓦窑头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春秋时期大型建筑遗址1座,出土器物标本500余件。
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举行的首届辽上京文化论坛上,专家介绍,辽上京遗址考古取得系列新突破。
日前,江苏省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探源科考舱”内,对无锡市滨湖区马鞍遗址发掘并提取的两座距今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墓葬开展实验室考古探源,学者利用线上直播形式开展公众考古实践教育活动,打开尘封了6000多年的考古“盲盒”。
5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商代考古最新发现,通报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这些新的发现生动还原了商代城市营建、社会制度、丧葬礼仪、手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历史图景,描绘出更加立体鲜活的商代社会。
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21日在海南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近期取得的重大进展。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于今年5月20日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
位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遗址从去年6月开始发掘。18日,40多件珍贵文物在图木舒克市考古成果展厅首次展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商朝的历史从郑州商城的确认到殷墟才完整。”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曾高度评价距今3600多年的郑州商城遗址。
龙泉青瓷被誉为“天下龙泉”“青瓷之最”,从南宋开始一直到明代中期,始终是我国海外贸易的最大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使者和见证。荣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完整的航运体系及独特的节点位置,有望为我们还原龙泉窑扎根处州、畅销天下的诸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