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三门峡市仰韶文化博物馆旁的“考古百年”大型浮雕墙前,沿着标注的时间轴前行,从1921年“起步”,走过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搜寻贾兰坡、袁复礼、郭宝钧、梁思永、李济、夏鼐等在中国百年考古史上熠熠生辉的前辈学者,历史的脚步在此回响。
10月17日,河南省三门峡市汇聚了全国众多考古专家,只为一件事——纪念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仰韶文化”就是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那只人面鱼纹彩陶盆。中国的考古学文化很多,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仰韶文化在其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考古人员在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一处北朝家族墓园。根据出土的一块残缺的神道碑首文字分析,专家认定该墓园应为北周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豆卢恩的家族墓园,这也是陕西省首次发现最为完整的北周家族墓园。
不知大家在游览古建筑,观赏各类文物时,会不会时常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好像上辈子见过似的。小时候,我以为自己是历史小说看多了,爱幻想;学了文博后,我以为这算是某种“职业病”,见着文物怎么看怎么亲近;时至今日,我可算明白了,这些文物就是“穿越”的,是个现代人,看了都亲切。
10月17日拍摄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当日,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举行。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在450余年的历史传承中,天一阁原藏书历经明清易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种种战火劫难,藏书不断流失,在20世纪40年代一度仅存13038卷,不足历史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不少珍本善本流落海外。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北京市文物局对西城区明清时期的西板桥及河道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西板桥遗址南北走向,平面呈正方形,边长6.5米,拱圈净跨2米,高1.7米。河道清理长度29米,泊岸保存较好。
众所周知,考古学是一门极其专业的学问,发掘遵循严格的流程,研究遵守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规矩。向公众普及真正的考古学知识,其实是非常难的,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很强的转化语言、驾驭文字的能力。好的学者,不见得一定就能成为好的知识普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