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中国后,康熙皇帝收复了台湾,废除海禁,欧洲的画珐琅作为重要的工艺品,跟随使团、传教士再次进入中国。这种先进的画珐琅工艺一下就受到了皇帝的宠爱。他马上下旨命令宫中的造办处承做,并招揽了欧洲画珐琅的工匠来中国传授技艺。在中外匠师的共同努力下,宫廷珐琅作(烧造珐琅器物作坊名)很快就熟练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的烧制技术,并且还将这个技术移植到瓷器胎体上,于是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画珐琅工艺——珐琅瓷。
只不过在当时,珐琅珠宝与器物仅限为上流社会所用,烧制饰品与器皿,并未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搪瓷落入人间
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技术进步带来了大量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钢铁。这些钢铁材料不仅做成了生产机器,同时也被涂上珐琅釉,制成了各种珐琅器皿,普及到西方市民家中。珐琅釉层不仅解决了钢铁容易锈蚀的问题,还让铁器变得光滑漂亮,同时更加耐热。而后,伴随着欧洲商品输出,珐琅制品第三次来到了中国。
起初进入中国的时候,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因为珐琅和搪瓷同属一种工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欧战之际,将大量的低质搪瓷制品倾销中国,此后,中国制订了搪瓷制品标准,使二者有了高低之分:工艺品叫珐琅,工业日用品叫搪瓷。1916年,英国人麦克利在上海虹口区开设搪瓷工厂,成为中国第一家现代搪瓷厂,搪瓷器皿开始出现在市场上,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了搪瓷炊具、搪瓷铸铁浴缸和搪瓷招牌等物品。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大力发展搪瓷日用品工业,搪瓷工业一派兴旺,搪瓷工厂与制品在全国得到了进一步普及。
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搪瓷制品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民购买力逐步提高,搪瓷脸盆、搪瓷缸作为生活必需品而得到重点发展。1950年,搪瓷脸盆和搪瓷缸产量分别达到了1500万个和3000万个,不但满足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还因其抗造轻便、易清洁等特性,为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公私合营后,搪瓷日用品便作为重要的轻工业产品,被列入到国民经济计划序列。“家家有,人人用”的搪瓷走上了模板化道路,从部队到工厂再到农村,从茶杯、盘碗到脸盆、痰盂,搪瓷制品无处不在。上至国家领袖,下到平民百姓,搪瓷面前没有高低贵贱。
一个时代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