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炮兵给美国人好好上了一课(2)

三种兵器中,最先闯出名头的是六○迫击炮和“三六式”无后坐力炮。二次战役时,志愿军第13兵团多方穿插,成功地分割包围了美第8军团。战斗打响之后,他们便是用六○迫击炮对敌人进行奇袭。当时,美步2师的一名坦克手在睡梦听见炮弹袭来时还感觉很懵:为什么己方炮兵居然打到自己阵地上?等他反应过来是志愿军攻击时,吓得抓着靴子穿着袜子就跳进坦克车。这仅仅是开始,被包围的美步2师很快就发现,虽然志愿军只有迫击炮和机关枪,但“他们能把迫击炮发挥到极致”。溃败的美步2师试图在坦克掩护下从军隅里撤往顺天,途中遭到了志愿军第38军顽强阻击,爆发了著名的松骨峰战役。

1950年11月30日拂晓,参与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穿插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还未来得及修筑工事,便跟败退下来的美步2师部队打了个“照面”。美军用5辆坦克开道,中间夹着卡车,而步兵则在坦克旁协助压制志愿军火力。3连将士沉着应战,用望江厂生产的“三六式”无后坐力炮重点照顾敌人车队,对其实施“打头、拦腰、截尾”战术。狭窄的山路成了机械化美军的障碍,一辆车被击中便会挡住所有车队,美军迅速陷入混乱。为了逃命,有些车辆甚至直接从己方伤员身上碾过去,军纪荡然无存,溃不成军。最终,美军丢下上千辆坦克和汽车辗转从山上遁逃,志愿军也顺利完成了切断美步2师退路、围歼敌人于清川江一带的目标。此战成就了38军“万岁军”的美名,也让望江厂生产的“三六式”无后坐力炮声名大噪。

五次战役后,战争转入阵地战。志愿军在面对美军优势空中力量和炮火时,调整作战方式,一方面利用坑道隐藏己方力量,另一方面则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快速机动地杀伤敌人。通常,志愿军火炮阵地一般设在山后,各类火炮放置在手工开凿的坑道山洞中,当出现有利战机之时,志愿军便会迅速拉出火炮,将炮弹精准投射到美军阵地上,然后再将火炮拉回山洞。正是此阶段,八二迫击炮不仅在冷枪冷炮战中大显神威,更在上甘岭战役中一战封神:1952年10月14日凌晨5时,美军对上甘岭发起疯狂进攻,用密集的炮火封锁了志愿军的北山阵地。猛烈的炮火让志愿军通信联络一度中断,后方无法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此时,身处前沿阵地的志愿军炮兵战士唐章洪,用一门金陵兵工厂生产的八二迫击炮不断向高地前沿发射炮弹。短短2个小时内,唐章洪打出了200多发炮弹,炮筒滚烫,他双手也被烫伤,但他依然同战友们配合默契,用猛烈炮火一次次地击退敌人,取得歼敌400余人的辉煌战绩,荣立特等功,而他所使用的八二迫击炮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炮”,后来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志愿军不惧强敌、敢打必胜革命精神的见证。

其实,志愿军的三种“法宝”不过都是些轻型连排级火炮,同敌人各种口径重型火炮相比,只能算得上是一些迷你炮。然而,正是在志愿军手中,这些小型火炮同战术紧密结合,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果。在朝鲜,劣势火力的志愿军为了消灭敌人,必须发挥己方擅长机动和夜战的优势,常常需要实施大范围机动穿插,而足够轻便简单的连排级火炮恰恰能满足志愿军的作战需求:六○迫击炮仅重18千克,弹药每枚重1.5千克,三六式无后坐力炮重22.04千克,即便是三炮中最沉的八二迫击炮也不过是56千克,非常适合长途行军携带。此外,对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志愿军将士来说,这些单兵炮操作简单更是一大优点。在上甘岭上用八二迫击炮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唐章洪学历不过是初中二年级,他上了阵地后,将阵地周围的远近目标测定距离,确定了诸元,写成一块块的小木牌戳在炮位上,让全班战友随时都能看到并默记,形成了团队作战能力。志愿军办法虽土,然而战果却不容小觑,他们的胜利清晰表明了一个事实:只要能结合自身战术特点,充分发挥火炮性能,哪怕是轻型炮也能取得胜利,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仅仅是火炮口径,更重要还有背后操作武器的人。

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炮兵给美国人好好上了一课

志愿军炮兵正在进行榴弹炮操作训练。入朝初期,志愿军的大口径火炮主要为缴获的日、美式火炮,其中以美式M2A1式105榴弹炮最为典型。1951年后,志愿军才开始大规模换装苏式122毫米、152毫米火炮

敌人是最好的老师。在朝鲜,志愿军见识到了闻所未闻的炮火强度,通过战争的磨炼也逐渐成长起来。到了朝鲜战争末期,志愿军炮兵部队已经可以同敌人放手一战。1953年6月,金城战役爆发前,志愿军第20兵团预先在对敌正面方向集中八二迫击炮以上火炮1483门,其中山炮、野炮和榴弹炮约400门,在朝鲜战场上少见地形成了炮火优势。

7月13日21时,志愿军的炮火拉开战役序幕,不到半个小时的火力急袭就向敌人发射1900余吨弹药,直接摧毁了南朝鲜军30%的表面工事。炮火准备后,步兵1个小时就突破了南朝鲜军4个师所有的防御前沿阵地。战斗中,就连美军也抵挡不了志愿军的步炮协同作战:14日深夜,志愿军第21军33师在83门八二迫击炮以上火炮支援下,以1个连又2个班的兵力向驻守黑云吐岭附近一个无名高地的美步45师1个连发起进攻,仅20分钟就全歼守敌、占领阵地,在次日战斗中又击退美军多次反扑,配合了金城以南地区作战。

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炮兵给美国人好好上了一课

志愿军第15军第135团八二迫击炮连炮手唐章洪。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战友使用一门金陵兵工厂生产的八二迫击炮在2 小时内打出200多发炮弹,歼敌400余人,荣立特等功。八二迫击炮口径82毫米,为法国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仿制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城战役的炮火对冷战时代的局部战争和中国军队而言都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此战中,志愿军在炮火支援下基本做到了“打必歼,攻必克,守必固”。战斗中,敌人工事有30%到40%在炮火准备时被摧毁,而打反扑时,敌人有近四成的冲锋是被炮火打掉。战绩清晰地表明,在冷战时代的局部热战中,大炮兵主义依然是王道,建设成熟的火炮体系将是加强新中国国防的不二法门。

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炮兵给美国人好好上了一课

志愿军炮兵部队正在训练。战争让志愿军炮兵逐渐成长,在1953年7月爆发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强大的炮火准备直接摧毁了南朝鲜军30%的表面工事。在该战役中,志愿军共消耗了1.9万吨炮弹,相当于前五次战役总和的2.2倍

另一方面,金城战役也标志着人民军队的炮火上了一个新台阶:战役我军中集团正面平均每千米42门火炮,西集团每千米32.6门,东集团每千米84门,第24军每千米73.7门,虽然还无法同苏德战场上苏军每千米100至120门的标准相提并论,但已足以让美军惊呼志愿军“在7月11—20日内共发射了197550发炮弹!”实际上,志愿军在整个金城战役中共消耗1.9万吨炮弹,相当于前五次战役总和的2.2倍。他们通过炮火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战争潜力,让美军体会到“一旦有需要,敌军(志愿军)就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打一场类似于1951—1953年期间的这种有限战争”,最终不得不悻悻然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微综艺碰撞出“治愈”火花

    网络微综艺《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日前收官。作为今夏最与众不同的一档多人旅行Vlog,该节目以“旅行日记”的形式聚焦余秀华、完颜慧德、苏敏、邓静四位有不同故事和经历的女性嘉宾,凭借真实治愈的“碰撞”受到大家喜爱。

    2024-06-25 17:21 余秀华 《我爱我很棒旅行日记》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文戏不“温” “奇”上立意

    京剧和国画都属于国粹艺术。以京剧的艺术样式表现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传奇人生,是一件有探索意义的艺术创举。新编京剧《齐白石》截取20世纪20年代享有盛誉的齐白石“衰年变法”这段重要人生经历,表现他执着于艺术理想,不为世俗功利所驱,只为艺术求索,终于成就了常人所不能成的业绩。

    2024-06-19 11:34 新编京剧齐白石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恭王府博物馆展示馆藏皮影精品

    近日,“世间日月影中乾坤——恭王府博物馆藏皮影精品展”在位于北京的恭王府博物馆东二区展厅开展。展览以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为线索,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等。

    2024-06-06 09:54 皮影戏 恭王府博物馆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二里头: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清晰足迹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首个大型都邑,为研究中国都城规划制度的开端,青铜礼乐制度的形成,最早核心文化的出现,从古国到王国的转折等重大考古、历史问题,提供了关键信息。二里头时代,中华文明实现了从“多元”到“一体”的转变,二里头文化诞生与发展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4-05-30 09:51 二里头文化 中华文明礼乐文化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五千多年前的氛围感穿搭是这样的!

    眼下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五千多年前的先民更中意什么样的春日出游穿搭?三个看点带你认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2024-05-20 10:38 甘肃省博物馆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