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朋友逛街的时候,看到有一群放暑假的小朋友们在商场门口玩。
好奇心驱使下的我,跑上去跟他们对了一句:爱你孤身走暗巷。
结果...
他们居然很嫌弃地瞅了我一眼,然后就走开了。
不应该呀?!
难道说《孤勇者》已经过时了?!
孤勇者的热潮褪去之后,不可否认的,是他那自带的洗脑属性。
说到洗脑的作品,我想李白的《静夜思》一定排得上榜。
因为这毕竟是每个人最开始就会背诵的几首诗之一。
那究竟为什么这些作品,能这么轻松地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一下,究竟为啥会这样。
第一层心法
给诗加点music
其实,艺术最开始的模样,是诗歌、音乐、舞蹈共存的。
可以说,它们仨一出生就是一体的。
但艺术家们觉得它们仨天天歪腻在一起,根本就不适合拿来搞创作,于是...
它们仨就被活生生地拆散了。
但毕竟它们本来就是连体的,所以就算艺术家们再怎么鬼(残)斧(忍)神(无)工(情),它们之间也还是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可能这就是刻在中国人DNA里怎么也抹不去的基因吧。
那么,要想无差别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当然还是要从这些基因片段入手。
▲夏商周时期的舞蹈
这第一个片段,就是诗歌的“音乐性”。
通俗一点地说,就是读起来要朗朗上口。
而要读得朗朗上口,又要牵涉到平仄、节奏等,但其实最容易让人察觉到的一点,还是押韵。
但凡要想成为语文课本背后“背诵全文”的诗,那押韵就几乎是必须的。
就算是一些现在看起来不押韵的诗,也不是它们真的不押韵。
而是古代发音与现代不相同,咱觉得普通话押不了的韵,其实大多是古人们用他们自己的“方言”押的韵。
就比如这个字:
那么押韵究竟有多重要呢?
拿我们中学里,最难背的诗之一《离骚》来说,
为什么离骚这么难背呢?
其实是因为它用普通话来念实在是太不押韵了,不信你自己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於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别说押韵了,我字都认不全...)
所以这样的诗,就不太可能是洗脑的诗。
西周 三角形与椭圆双联玺春秋 菱形“王戎兵器”玺春秋 “士君子”双圆形+三角形玺元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如今
4月14日,“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特展将于4月15日至7月27日在故宫神武门展厅展出。
3月29日,演员表演越剧《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选段。当晚,缘梦·芳华——越剧《红楼梦2025版》舞台版和电影项目启幕宣推活动在福建芳华越剧院举行。
3月25日,冯开平在金灯寺敲钟。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绝壁之上,山桃花掩映着历经千年风霜的金灯寺。66岁的守寺人冯开平微弯着腰,轻轻擦拭着佛像上的尘埃。
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贵州:油菜花海绽春光这是3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瓦窑村的油菜花田(无人机照片)。
所谓“中转式旅行”,是指通过选择时间、价格合适的中转票,将中转城市作为旅行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因其具备票价更低廉、时间更灵活等优势,备受年轻游客青睐。
2025乙巳蛇年新春,山西博物院推出“寻蛇——藏在山西博物院里的蛇”和“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两大贺岁展,带观众欣赏异彩纷呈的“蛇文物”,感受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月9日,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