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清朝的印象大概有二:一是妃嫔头上的“大拉翅”,二是鞋中部有一个高底的“花盆底”。两者可以说是清朝的标志性服饰。但如果你曾追过暑期档电视剧《还珠格格》,应该忘不了小燕子阴差阳错当上格格后,穿高底鞋的窘态:摔跟头不说,连稳当站立也成了困难。
小燕子一穿花盆底就摔跟头。来源/电视剧《新还珠格格》截图
既然这种鞋这么难穿,为何宫中女性却似乎“非它不可”呢?
清朝女子历来都穿高底鞋吗?
高底鞋并非自清朝建立起就存在。
高底鞋是旗鞋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在鞋底中央有一个3-5寸高的底,根据高底形状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马蹄底——
米色缎绣马蹄底女袷鞋。来源/宗凤英 《清代宫廷服饰》
花盆底——
粉色缎绣花盆底女鞋。来源/宗凤英 《清代宫廷服饰》
元宝底三种——
光绪年间月白色缎绣竹子元宝底鞋。来源/《清宫服饰图典》
无论是哪种形状的高底都由木头制成,再在木头表面包裹白布,有的鞋底会装饰各种珠宝亮片,光绪年间的嵌料石万寿字花盆底女鞋的鞋底就装饰有各种颜色的小料花钉,花钉组合形成了“万”“寿”等字样。
关于高底鞋出现的具体时间,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至少在清初时,这种鞋子并不是宫中妃嫔间的“流行款式”。据《满文老档》记载,天聪八年,皇太极在赏给班额附格格的衣服中,有“钉有金花的靴三双、倭缎的靴九双、缝的靴三双、缎的靴三十二双、毛青的靴八双、股皮的靴十双”。可见,当时的满人还是以穿靴为主,并非高底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孝庄文皇后(历天聪、顺治、康熙三朝)身穿便服的画像,便服之下露出的鞋子模样,可以隐约看出并非我们所熟悉的高底鞋,更像是普通的绣花布靴。
孝庄文皇后画像。来源/故宫博物院
道光年间有了高底鞋的出现,《清宫服饰图典》中记载了一双道光年间的红色缎绣花卉高底鞋,配文为“后妃用鞋”。现藏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物馆的清咸丰旗人家庭祝寿图中也可以看见,当时女性所穿的鞋已是高底模样。生活在咸丰至同治年间的福格在风俗掌故笔记《听雨丛谈》中也有记载:“八旗妇人履底厚三四寸,圆其前,外衣通长掩足,轻裾大摆,亦与古装无异。”现在的博物馆更是多见光绪年间的高底鞋,可见,大体在清朝中后期,高底鞋逐渐流行起来。
清咸丰旗人家庭祝寿图,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物馆藏。来源/微博@佩然君
还有学者认为,高底鞋与“两把头”搭配,可以使女子姿态看起来更加优雅,因此推测两者有可能同时出现,“两把头”的形成时间在清中叶,高底鞋的出现时间应该也在此前后。
这样看来,高底鞋并非清代旗人自古就流行的款式,那它为何会在清朝中后期才出现并开始流行起来呢?
不方便的高底鞋为何会出现?
关于高底鞋的出现原因,说法不一。一说满族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掠夺的领地,便学着白鹤走路,在鞋底绑上高高的树杈子,最终渡过泥塘,取得胜利,后来人为了纪念,便出现了高底鞋并世代相传;还有一说满族人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传统,过去满族妇女上山采药,就在鞋子底部绑上木块用以驱虫逐蛇。
两种说法看似都能解释鞋子底部中央为何会出现高底,但若真是为了纪念满族先民的胜利,又或是为了方便上山采药,好像并不能解释高底鞋为何自中后期才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
在这两种说法之外,还有另一种似乎更能解释其中缘由的说法。冯骥才在《三寸金莲》中写道:“大清入关时,下一道令,旗人不准裹脚,还要汉人放足。那阵子大清正凶,可凶也凶不过小脚。再说凶不凶,不看一时。到头来,汉人照裹不误,旗人女子反倒瞒爹瞒妈,拿布悄悄打起‘瓜条儿’来。”
尖头小弓鞋。来源/黄能馥 《中国服饰通史》
清军入关之前,汉人已有缠足的习俗。据记载,缠足始于南唐后主李煜。当时,李煜的妃子窅娘擅长舞蹈,于是李煜便做了六尺高的金莲,让窅娘用帛绕脚,“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后来人便模仿窅娘,蔚然成风。
清朝建立之初,清朝廷对汉文化并不抵制,皇太极延续父亲努尔哈赤“清因明制”的理念,采取吸收汉文化的政策。但在对待缠足一事,却是明令禁止的。皇太极颁布谕令:“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后来,孝庄文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因为屡禁不止,顺治时期取消了这一禁令,道光年间重申禁令,但不同于清初“剃发令”的执行效果,大家对小脚的追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高底鞋的出现,则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明清之际,缠足妇女穿的是尖头弓鞋,清初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此鞋“鞋用高底”,可以“使小者愈小,瘦者愈瘦”“足之大者,往往以此藏拙”,可以看出,“高底”能使大脚“藏拙”。试想一下,穿上高底鞋,人站立时只露出细窄的底部,便能呈现出一种“小脚”的假象。在禁缠足令逐渐式微的同时,因为人们对“小脚”的追求,高底鞋也逐渐使用并流行起来。
影视剧中的清朝后宫妃嫔,都穿有花盆底鞋。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既然不方便,为什么没被淘汰?
学界普遍认为,高底鞋的出现是为了调节女性身材比例,显得更加修长挺拔。高底鞋确实有此功效。前文提到,高底鞋的鞋底高度在3-5寸之间,也就是10-16厘米之间,不少鞋甚至高达20厘米,增高效果自然明显。不仅是女性,当时的男性也有增高需求,据说乾隆皇帝就有不少厚底鞋,类似于现在的松糕鞋,这样的鞋对穿着人的要求不是太高,也不至于像小燕子一样有摔跟头的可能。
那为什么女性不同样使用厚底鞋呢?这就要说到高底鞋对当时的女性的另一个作用了。从《还珠格格》中令妃教小燕子穿鞋走路这一情节中我们也能略窥一二:从平底布鞋换成高底鞋,就是为了让小燕子的走路姿态更加端庄。正是因为高底鞋难穿,才更考验人的仪态,需要收腹挺胸、步履缓慢才能正常行走。在讲究精气神的京剧里有一种旦角行走的专用步法,“对脚的起落有严格规定,还要求演员‘立腰、平视、头不晃动’”。这种步法正是由此演变而来。
因不愿练习礼仪愤而踢鞋的小燕子。来源/电视剧新版《还珠格格》片段
也正因为难穿,高底鞋自一出现就并非适合所有人的“基础款”。高挑的鞋底让未经过训练的人连穿上它行走都困难,更别说穿着它进行日常的劳作。因此,它更多见于宫廷,特别是皇室贵族女子,平民也顶多是在“结婚或参加礼仪活动时”穿。在这种场合下,难不难穿已经不是第一位,此时的高底鞋更像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脱离日常劳作的人才有可能跟它产生联系。
电视剧《甄嬛传》中,皇帝送给甄嬛的蜀锦鞋。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这种象征意义同样出现在西方高跟鞋中。16世纪,相传出生于意大利的贵族小姐凯瑟琳·德·美第奇(也就是后来的法国亨利二世的王后)将高跟鞋带入法国,对身材矮小的凯瑟琳来说,高跟鞋让她的身型更加挺拔,身材也更加性感。因为凯瑟琳的“代言”,许多欧洲女人都跟风开始穿上了高跟鞋。到了17世纪,为了树立威严,身材矮小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穿上了高跟鞋,而到了路易十六时,他身穿的红色高跟鞋就已经成为皇室身份的象征。
路易十四像。来源/巴黎凡尔赛宫
为了体现身份,贵族们更是想法设法在高底鞋上做文章。据《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一书中记载,慈禧的一双高底鞋上饰有“珍珠,宝石,璞玉,翡翠等,一应宝贵的饰物,可说是应有尽有”。仅一双鞋就耗银70万两。不仅装饰奢华,鞋的种类更是多样,慈禧身边的宫女德龄在《御香缥缈录》(又名《慈禧后私生活实录》)中写道:“在宫中住了那么几年,可说是没有一天不见有新制就的凤鞋,送到太后跟前来让伊品评和察看的。一天工夫,至少必有一两双,多至五六双”。对贵族而言,一双鞋不再局限于其实用性,鞋背后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则更加重要。
慈禧穿着缀满珠宝的旗鞋。来源/莫艳《清代旗鞋》
就像奢侈品一样,对购买者而言,主要功能便是彰显自己的地位。
参考文献:[1]莫艳. 清代旗鞋[J].文博, 2007年第2期.
[2]张春梅.从文化融合视角看“花盆底”与缠足陋习[J].满族研究, 2013年第3期.
[3] 严勇 房宏俊 殷安妮.《清宫服饰图典》[M].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4] 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1900年.
[5] 郝伟宏. 清代旗鞋初探[J].文艺生活, 2016年第8期.
[6] 梁文倩. 三寸金莲与花盆底[J].服饰导刊, 2021年第5期.
[7] 宗凤英.《清代宫廷服饰》[M].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8] 郭美情 陶娜 张志春. 高跟鞋起源探索[J].兰台世界, 2008年第7期.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