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异军突起,大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各部,最终一统草原。强盛一时的东胡被击败后,随即分裂,其中一个部落逃到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的噶仙洞),以山为名,自称为鲜卑人。

冒顿单于恐怕不会想到,此时的鲜卑人虽然实力孱弱,甚至需要不断迁徙来求存,但在两三百年后,他们就成功翻身,并配合东汉大破北匈奴,使其不得不远遁欧洲。“漠南地空”后,鲜卑大人檀石槐趁势崛起,统一鲜卑各部,“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奠定了鲜卑族日后的崛起。

及至十六国北朝时期,鲜卑各部争相崛起,并在中原地区相继建立了五燕、西秦、南凉、拓跋魏、北周等多个政权,做到了冒顿单于未能做到的事。强盛者如北魏,曾一统北方,与南朝刘宋鼎立对峙。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拓跋鲜卑旧墟石室石刻。摄影/老山货,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鲜卑族也只是昙花一现。隋唐以降,昔日强盛一时的鲜卑人也已“销声匿迹”,鲜少出现在古史记载中。这么多鲜卑人,到底都去哪儿了呢?

汉化是鲜卑统治者的主动要求

鲜卑自进入中原以来,与汉民族的交融不断加深。檀石槐去世后,鲜卑部落联盟四分五裂,以慕容氏为代表的部分鲜卑部落倒向东汉,成为后者在草原上的“雇佣兵”。曹魏初年,鲜卑大人莫护跋“率其诸部入居辽西”,至魏明帝曹叡时,他跟随司马懿大破辽东公孙氏,获封率义王。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屠戮公孙氏及其党羽,“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造成了辽东地区的“汉人真空”。此后数年间,鲜卑慕容氏、段氏及其他地方势力不断入居此地,莫护跋之子慕容木延还曾随毌丘俭大破高句丽,受封左贤王。此后,慕容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在经济生产、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改变。

慕容廆在位时,“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慕容氏在入居塞内后转变了生产方式,可见它受中原文明影响之深。不仅如此,慕容氏还以中原正统为荣。《晋书》称慕容氏为“有熊氏苗裔”,《十六国春秋》则称其先祖为“高辛氏之子”。有熊氏与高辛氏(即帝喾)是华夏正统源头,慕容氏编造此等出身,显然是为了拉近汉人对其的认同感,以便于交融。这个事实,也能解释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为何会有四大汉人家将追随的疑问。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影视剧中的慕容复(右二)身边两位家臣都是汉人。来源/97版《天龙八部》截图

慕容氏对汉文化的亲近,使它愈发强大。永嘉之乱后,大多数衣冠士族选择南渡,但仍有一些大族与流民留守在北方。当时,慕容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所以不少汉人都愿意前来投奔,“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在此基础上,慕容廆之子慕容皝才能成功建立政权,并舍弃昔日左贤王、单于之名号,自立为燕王。

慕容氏的汉化还只是牛刀小试,拓跋魏的两次南迁及其汉化才是鲜卑汉化的重头戏。拓跋珪建立北魏后,曾大规模推行屯田,并任用汉人谋士,但由于两种文明之间的天然对立,北魏初期的汉化进程十分缓慢;冯太后、孝文帝拓跋宏执政时,为促进鲜卑各部的融合,下诏禁止鲜卑人同姓相婚、也不允许随意买卖汉人为奴婢。后来,又以“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方式成功将都城迁到洛阳。

在这之后,孝文帝又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他颁行均田令,制定租调法,又下诏禁穿胡服、禁用鲜卑语(指官方场合)、改鲜卑复姓为单姓等。当时的八大贵族:拓跋皇室改为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勿忸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虽然使北魏的经济、文化得以快速发展,但也加深了六镇鲜卑与洛阳鲜卑的隔阂。北魏末期,六镇起义失败后,代郡和六镇鲜卑大规模南下,北魏也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并分别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尽管北齐、北周都曾恢复朝着鲜卑化的方向发展,但一些学者认为:“北周虽然表面上恢复鲜卑旧俗,但实则继续深入汉化,终于国势渐强,灭掉了十分推崇鲜卑文化、坚持推行鲜卑化的北齐。”简言之,汉化再次取得胜利。

在北周到杨隋过渡之际,拓跋鲜卑的汉化最终完成。杨坚掌权后,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于是,在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纷纷恢复汉姓,如普六茹坚改为杨坚、大野渊改为李渊。彼时,无论是鲜卑化的汉人,亦或是汉化的鲜卑人,皆以汉人身份自居。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影视剧中的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来源/电视剧《独孤皇后》剧照

尽管杨家和李家都是汉人,但他们发达后,也难免要和鲜卑贵族通婚。比如被戏称为“最牛老丈人”的独孤信,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李昞与杨坚,生下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李渊与窦氏结合,生下李世民;李世民又与长孙氏结合,生下李治。独孤氏、窦氏、长孙氏都是当时的鲜卑贵族,隋唐二朝的建立者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人了。

总之,大多数鲜卑人在进入隋唐后,都以汉人自居;而长孙、宇文、慕容、独孤等鲜卑大姓虽然没有改为单姓,但也没使用鲜卑贵族的名号。实际上,历史学者陈寅恪提出的关陇贵族集团,正是以鲜卑贵族为基础。及至北宋,名将辈出的西北折氏,如折御卿、折惟中等人也都是鲜卑折倔氏族裔。

一些鲜卑后裔有了新名号

当然,若说所有鲜卑人都被汉化了,也并不现实。隋唐以降,没有被汉化的鲜卑人仍有不少。经过一系列战争、迁徙、兼并后,他们或退出中原,寻一处新的栖息地低调发展;或与羌、氐等其他少数民族结合,形成新的部落,并重新回归游牧生活。

只是,他们都不再以“鲜卑”为名了。

西北:吐谷浑、党项

吐谷浑人是活跃在隋唐时期的鲜卑后裔,部落名来自慕容氏的慕容吐谷浑。隋唐之前的鲜卑各部,按照地区主要可划分为东部鲜卑、西部鲜卑与北部的拓跋鲜卑。东部鲜卑主要有慕容氏、宇文氏与段氏,西部鲜卑有秃发氏(南凉)、乞伏氏(西秦)。西晋末年,慕容涉归去世后,其长子慕容吐谷浑与次子慕容廆交恶,前者便带领本部人马来到阴山(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后因永嘉之乱继续西迁到了陇西一带。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北朝时期吐谷浑的疆域示意图。来源/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截图

自东汉檀石槐建立起第一个部落联盟后,鲜卑各部便习惯了这种社会方式。吐谷浑部落原本是由慕容部分支,但在其西迁过程中,其他鲜卑部落也陆续加入。于是,吐谷浑组建起了部落联盟,到吐谷浑之孙叶延为部帅时,始以“吐谷浑”为氏。在抵达陇右地区后,吐谷浑又与当地的氐、羌结合,如吐谷浑阿豺为部帅时,“兼并氐羌,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由于吐谷浑进入此地时间较晚,不仅避开了各国之间的激烈交锋,也为自身赢得了发展机会。

在此期间,西秦乞伏氏灭掉南凉秃发氏,随后又被大夏赫连氏所灭;紧接着,大夏也在北魏与吐谷浑的夹攻中灭亡。就这样,残存的鲜卑秃发部、乞伏部、乙弗部以及匈奴赫连部大多被并入吐谷浑部落中。大量外来部落的加入,让吐谷浑部逐渐失去了鲜卑族特色,成了一个具有地方色彩的部落联盟。

吐谷浑部的不断壮大,使它成为隋朝的心腹大患。在后者与铁勒的联手夹攻下,吐谷浑部大败,吐谷浑王伏允携残部归附党项。值得一提的是,党项最强大的部落正是鲜卑拓跋部。

及至北宋,昔日强盛一时的吐谷浑部早已烟消云散,或被其他部落兼并,或被迁入中原,但党项一族却愈发强盛,并最终在李元昊的带领下建立了西夏政权。李元昊自称为鲜卑族后裔,尽管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但西夏人拥有鲜卑血统,却是毋庸置疑的。

东北:契丹、库莫奚

小说《天龙八部》中,南慕容与北乔峰会成为“对家”,并非没有原因。慕容复是鲜卑慕容氏之后,勿须赘言;而身为契丹人的乔峰,也可能是鲜卑后裔。林幹在《东胡史》中指出:“契丹来源于东胡族系,是鲜卑族的一支。”此外,库莫奚也有可能是鲜卑后裔。还有说法认为,鲜卑和匈奴都是契丹和库莫奚的源头。

还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契丹可能是东部鲜卑宇文氏或段氏的后裔。巧合的是,历史上的慕容氏,就曾和段氏、宇文氏大打出手;难怪数百年后,慕容复与乔峰不会成为朋友。这一系列的相似,令人不禁脑洞大开:大哥乔峰算是鲜卑后裔,二哥虚竹娶的西夏公主也算是鲜卑后裔;难道说,三弟段誉所在的大理段氏也是鲜卑段氏的后裔?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左起,影视剧中的虚竹、段誉、乔峰。来源/97版《天龙八部》截图

只能说,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并不大。鲜卑段氏主要活动在辽东一带,位于东北地区,而大理段氏在我国西南部,两地相差数千里。此外,大理段氏起源于武威段氏,按《后汉书》所载,武威段氏源于郑国共叔段之后,显然与鲜卑人无关。

北方:室韦、蒙古

室韦取自音译,在古籍中又作“失韦”或“失围”,也是鲜卑族裔的一支。室韦活动在北方,自拓跋氏在中原建立北魏后,“鲜卑”就成了其专属称呼;而留守在故地(今内蒙古东北部和嫩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这一支鲜卑人,就被称为“室韦”。

唐代时,室韦又被称为“达怛”,或作“鞑靼”或“达旦”。“鞑靼”本指实力强大的塔塔儿部,后成为其他室韦人的自称,以壮声势。彼时,室韦人主要依附于突厥、回纥等部,受突厥西迁以及回纥远征外蒙古的影响,室韦人大批涌人外蒙古高原和内蒙古西部;艰苦的环境下,最终诞生出草原上的霸主——蒙古族。可以说,室韦正是蒙古族的前身。

另外,还有一些鲜卑族裔在自己的栖息地低调发展,后来也没有被汉化,而是演变成了新的民族。如今天的的土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都可以说是鲜卑族后裔。

只是,这些少数民族为什么都不再以“鲜卑”为名呢?

尚武与鲜卑部落联盟

回顾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的两个特点。其一,它拥有游牧民族都具备的“尚武”精神。

游牧民族依靠畜牧业生活,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地区更适合他们生存与发展;为了争夺优良牧场,部落与部落之间难免要通过武力手段解决纷争。这种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让游牧民族必须不断发展军事力量,从而造就其“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羌、胡各部以强者为尊,遵循着“贵壮健,贱老弱”的基本法则,可谓“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鲜卑人也不例外,陈寿称其“贵少贱老,其性悍骜”,对武力极为推崇,范晔亦称其“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在“强者为尊”的背景下,鲜卑各部皆好勇、尚武,习惯以武力解决问题。即便他们在中原建立起了政权,并效仿汉人进行农耕,但他们骨子里的“尚武”精神从未改变。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铜鎏金木芯马镫,是十六国时期中国北部鲜卑慕容氏的遗存。来源/纪录片《国宝发现》截图

受此影响,鲜卑人在建立政权后,很少会休养生息;反之,对外频繁用兵、征讨不臣、扩张领土,才是他们的基本生存策略。北魏拓跋氏、西秦乞伏氏、南凉秃发氏、燕国慕容氏以及唐代的吐谷浑政权,皆是如此。他们不仅爱好夸耀君王武功,还总是马不停蹄地掀起一场又一场战争。战胜了,固然能掠夺大批人口、物资与土地,但同样会有不小损失;而一旦战败,更是对本国人口的极大消耗。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北齐娄睿墓壁画,体现墓主人戎马的形象。来源/山西博物院

十六国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一个政权从建立到覆灭只需几十年甚至十几年。这一时期的人口伤亡,可见一斑。因此,在北方建立过多个政权的鲜卑各部,也难免会随着政权的兴衰而损失惨重。鲜卑族人在一系列战争中的损耗与流散,是隋唐以后鲜少见其记载的一个主要原因。

话说回来,频繁对外用兵,并非是鲜卑政权快速崩塌的唯一原因。须知,鲜卑政权尽管以国家形式而存在;但它仍保留了部落联盟的形态特征,这不仅是鲜卑族表现出的第二个特点,也是导致其日后所建政权速亡的又一主要因素。

鲜卑族自兴起之时,便是由多个大大小小的邑落组成的。这些邑落虽然都是鲜卑人,却“各自畜牧营产,不相遥役”,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东汉时,檀石槐以强悍武力统一各部,组建鲜卑部落联盟,将其分为中、东、西三个大部,每部又分十到二十个邑落,并另设好几位“大人”协助其进行管理。这些“大人”互不隶属,平时只向檀石槐负责。可惜檀石槐之后,再难出现能统一鲜卑各部之人,唯一有希望的轲比能还被提前扼杀,这就导致鲜卑各部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各自为政。

东汉以降,气候条件愈发恶劣。为了增强实力,鲜卑各部也效仿檀石槐组建起了部落联盟,他们或以武力兼并,或以怀柔手段招纳从其他鲜卑部落,从而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大。如拓跋部之下就有独孤、贺兰、宇文等部,秃发部有乙佛、折倔等部,乞伏部有弗斯、出连、尉迟、独孤等部。因为拓跋、秃发、乞伏都是所在部落联盟中最为强大的一部,所以该联盟自然要以他们为首、以他们为名。

此外,鲜卑各部也不介意吸纳其他部落进入联盟。东汉时,北匈奴远遁后,“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此渐盛”,可见在鲜卑部落联盟中,还有一些其他游牧民族,如鲜卑宇文部,就曾以匈奴人为主体。

这种方式固然能让鲜卑各部率领的部落联盟强盛一时,但也恰恰是因为相对松散的结构,导致新加入的部落、邑落可以轻松地抽身而走,并选择加入其他部落联盟。这样一来,鲜卑政权自然很容易就崩塌。

 强盛一时的鲜卑人,在隋唐之后都去哪儿了?

北朝鲜卑服武士,从着装上看,体现了汉族服饰与鲜卑族服饰的融合。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经历过十六国北朝后,鲜卑人要么被汉化,融入了汉族生活中,要么遭遇重创,很难组织起新的部落联盟。吐谷浑虽然是鲜卑慕容的直系后裔,但因为鲜卑各部损失惨重,故而它在抵达西北地区后,只能吸纳大批羌、氐或其他部落加入到自己的部落联盟中。但此时的吐谷浑部落中,鲜卑人不仅在数量上占不到优势,也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

是以,吐谷浑部落自然不会以“鲜卑”为名。这个族名,显然得不到羌、氐和其他部落的认同。吐谷浑尚且如此,更别提党项、契丹了。与其说他们拥有鲜卑血统,倒不如说,是鲜卑人融入了他们。而这,正是鲜卑人除汉化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历史去向。

参考资料:

1、林幹:《东胡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7

2、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7

3、苗霖林,杨昕沫:《鲜卑部落联盟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11

4、管芙蓉,吕向阳:《鲜卑族源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9

5、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武汉:崇文书局,2022.7

6、卜林:《鲜卑一室韦与达斡尔族起源》,《黑龙江民族丛刊》,1985年第1期

7、杜成辉:《鲜卑族的起源与分布浅论》,《民族史研究》,2005年

8、郭晓东:《20世纪以来契丹族源研究述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9、羅文星:《拓跋政權的政治與社會認同》,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7月

10、許凱硯:《從「漢邊」到漢地:二至五世紀慕容鮮卑的社會文化演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21年7月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河北文旅海外“朋友圈”持续上新

    连日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走出去”,对外精准推介燕赵文旅资源、签约合作项目、开拓文旅市场,海外“朋友圈”动态持续上新。

    2024-11-20 10:30 河北文旅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逛市集 看演出 赏非遗,去街区赴一场城市休闲游

    据了解,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街区将文化、体育、娱乐、艺术、教育与生活等业态充分融合,并结合周边配套设施举行文体活动,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此外,首店、首发、首展、首秀等也增添了这里的吸引力。

    2024-10-21 11:00 文旅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如何让戏曲“大观园”里“百花绽放”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南腔北调”在此交流展示,戏曲名家带来精彩展演。本期我们约请参与百戏盛典的戏曲人才和相关从业者,就戏曲人才培养、濒危剧种保护、创新传播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繁荣中国戏曲百花园建言献策。

    2024-10-15 10:27 戏曲 剧种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云南白族扎染:“布里生花”展新韵

    “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

    2024-09-29 10:40 云南白族扎染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历经19天的精彩演出,9月23日,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出席活动并讲话,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宣布盛典闭幕。

    2024-09-25 17:29 戏曲百戏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黑神话:悟空》引发海外“西游热”

    8月20日,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上线,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持续刷新在线玩家纪录,带动众多相关取景地关注度翻倍,中国外交部甚至也回应其热度……“悟空”彻底“出圈”。

    2024-09-13 10:04 《黑神话:悟空》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巧手制美饰 银辉耀苗乡(匠心)

    银饰在苗族人生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按照苗族习俗,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要“打三朝”,亲朋好友在这一天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新生儿将会第一次收到银制的礼物,蕴含着美好的祝福。

    2024-09-10 10:14 苗族银饰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

    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

    2024-09-03 09:53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皆是人间好时节 ——感受二十四节气图画之美

    恰是处暑时节,人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这是古人对夏末秋始节气的真实写照。是时,家家户户忙着修缮仓廪,以备丰收存储新粮。斗转星移,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之中节气物候周而复始。

    2024-08-29 09:48 二十四节气 夏至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先人们是怎么给动物字定型的?

    表示动物部首的有65个,这65个部首都是参与造字的智慧祖先根据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归纳出来的。具体归纳的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024-08-27 09:32 动物定型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