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仿佛“吞刀片”的“安陵容嗓”究竟是怎么回事?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遗憾失去闯进“决赛圈”的资格。在众多“杨(阳)过”们的症状交流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安陵容的声音:“宝鹃,我的嗓子!”

仿佛“吞刀片”的“安陵容嗓”究竟是怎么回事?

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虽然在电视剧《甄嬛传》中,这段台词对应的剧情与病毒感冒没什么关系,但由于角色的声音和状态实在与感染新冠过于相似,“宝鹃我嗓”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以至于有网友笑言,“《甄嬛传》是有一些预言家在身上的”。

究竟是电视剧能够“未卜先知”,还是背后“另有隐情”?这恐怕要从古代的“安陵容嗓”们说起了。

为什么会有“安陵容嗓”

其实,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安陵容嗓”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疾病状态。中医典籍中一般将其称为“瘖(yīn)”,也就是失声的意思。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嗓音嘶哑、无法发声的记载和论述。在《灵枢·忧恚无言》一篇中,黄帝询问少师:“有些人突然遭到重大的情绪打击(忧恚),就会说不出话(言无音),这是什么原因呢?”

少师对此给出的回答是:“我们要发出声音,需要先经过会厌这处门户。如果会厌太厚,开合就会不顺畅,气流进出也就会变得困难,人自然就说话不顺畅了(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会厌,也就是咽喉中控制气管开合、防止进入食道的食物呛入气管的组织。少师认为它同时也有控制声音发出的作用。而为了达成这项复杂的控制工作,会厌必然是既轻且薄的。一旦会厌变得厚大,必然不会如正常状态一般灵活,人也就不能正常说话了。那究竟是什么让本来轻薄的会厌变厚呢?少师也做出了解释:“人之所以突然嗓子哑了,是因为寒气入侵了会厌(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让它变得不那么灵活,气体也就不能顺利进出,自然就无法正常说话了。”

仿佛“吞刀片”的“安陵容嗓”究竟是怎么回事?

会厌位置示意图。来源/金利新《人体实物解剖图谱》

这是中医理论中对声音嘶哑最早的理论论述。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声音嘶哑其实是一种疾病症状,因此在进行疾病防治时,需要高度注意。在湖北睡虎地出土的《封诊式》秦简中,就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地方官(里典)甲某,在见了乡民丙某一眼之后,便向上级长官报告:“我怀疑丙某有疠病(麻风病)。”

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慢性传染病,麻风病的历史非常悠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麻风病患者来传播。因此及时确定麻风病患者,将其与他人隔离并接受治疗,是防止麻风病传播的重要举措。上级官府收到这份报告后,丝毫不敢疏忽,立即将丙某召来询问。丙某表示:“我三岁时确实大病过一场,导致我的眉毛全掉了,但不知道是什么病,也没有犯过其他罪行。”

为了确定丙某的病情,官府找来了医生丁某,让他为丙某诊断。丁某为丙某做了非常详细的检查。他先是检查了丙某的眉毛,确认了丙某的说法;然后检查丙某的鼻腔,发现“刺其鼻不疐”,也就是经过刺激也不会打喷嚏;再检查其手足四肢,发现两足已经损坏,还有一处溃疡。除了这些对身体外表的检查,还有专门的一项,就是让人大声说话,发现丙某“其音气败”,也就是声音嘶哑。通过各种症状相互印证,丁某确定了丙某的情况,向官府报告:“这人确实得了麻风病。”

虽然古人对声音嘶哑的关注历史悠久,可对于其病因的探究,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受《黄帝内经》观点的影响,直至隋朝,医家对于“失音”的原因解释依旧是“寒气客于厌”,也就是会厌部位遭受了寒气侵袭。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这一观点被延续下来。此后一直到宋代,才有医家指出,声音嘶哑的病灶不只在咽部,也有可能在喉部。到了金元时期,又有医家认为身体虚弱、脏腑失养的人,也会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到了明代,有关于声音变化的病因被进一步细化,分成了因舌不能灵活运转造成的“舌瘖”和喉咙受损造成的“喉瘖”两类。其中“舌瘖”类似于人中风后的一种症状,舌头不能正常运动,但嗓子可以正常发出声音。“喉瘖”就是我们所说的“安陵容嗓”了,它的特点是人可以正常表意说话,但嗓音受损,比较嘶哑。这一分类无疑是对瘖症研究的极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到了清代,医家才对声音嘶哑的症状、病因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可惜电视剧中的安陵容是被人陷害、下药毁嗓,不然以清代医家的水平,说不定可以重新还她一副好嗓子。

经过历代医家的总结,可能造成声音嘶哑的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第一是风寒束肺,也就是最早的“寒客于厌”论。第二是风热犯肺,也就是热毒也有可能让人嗓音嘶哑。第三是“狐惑声哑”,这里的“狐惑”可不是指被狐狸精魅惑,而是指被虫毒感染后,湿毒不退而引发的一种病症。第四是痰湿壅滞,也就是由痰堵塞气管,导致气道不畅,从而声哑。除了这些病因之外,酗酒不节、用声不当、心情郁结,都有可能让人变成“安陵容”,直呼“宝鹃我的嗓子”。所以,为了保护嗓音,大家还是要注意日常休息、少饮酒,健康科学地使用嗓子。

新冠之后,人人都是“安陵容”?

通过网络上的交流,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人的病情症状,都是从拥有“安陵容同款嗓音”开始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仿佛“吞刀片”的“安陵容嗓”究竟是怎么回事?

网友以《甄嬛传》中的故事情节模拟新冠不同症状。来源/《甄嬛传》截图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绘就中法艺术交流的动人风景

    日前,中国美术馆策划推出“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展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熊秉明等20世纪上半叶留法雕塑家的作品140余件,讲述中国现代雕塑与法国艺术的源流脉络。

    2024-05-09 09:53 中法艺术交流 中国美术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生动呈现了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2024-04-09 11:18 殷墟博物馆新 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