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显眼包”三个字活跃于各个网络平台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物件爱出风头,非常张扬,又有点丢人现眼。在被网友们广泛使用后,引人注目的“显眼包”可能是褒义,也可能是贬义,需要放到具体的情境下去理解。与此同时,不少网友还将暑期去各个博物馆打卡的有趣文物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并将其命名为“博物馆里的显眼包”,于是网络上关于“显眼包”的热度再次冲上热搜。这也不由得让现代人思考起一个问题:古代的“显眼包”们造作起来,究竟是什么样?
祢衡击鼓骂曹操
祢衡瘾大的爱骂人显眼包
说起古代的显眼包们,两汉的名士得占一半,但大多当一两回就罢了,只有东汉的祢衡当起显眼包来,主打一个瘾大,且没必要。
据《后汉书·祢衡传》载,祢衡“有才辨,而气尚刚傲,好矫时慢物”,听起来就很有当显眼包的先天条件。名士嘛,不当几回显眼包哪里能出名呢?只不过祢衡成名的时间有点不巧,当时已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名士要么避世隐逸,要么积极用世。
祢衡选择了后者,但想要积极用世,就得放下身段,择主而依。祢衡心里那个拧巴啊,他谁也看不上,只好怀揣名帖在许都到处晃,直到名帖上的字迹都已变得模糊。此时,少府孔融注意到了祢衡,他深爱其才,于是上书朝廷,鼎力推荐,后“数称述于曹操”。是时,曹操已是朝廷的实际统治者,求贤若渴,“欲见之”。
这对于积极求仕的人应该是个极好的机遇吧?然而祢衡的“显眼包瘾”犯了,他自称有“狂病”,坚决不见曹操。不见就不见呗,可祢衡这个显眼包还口出狂言,一下子激怒了曹操,但曹操也只是“以其才名不欲杀之”而已。为折其傲气,曹操故意将祢衡任命为鼓史。祢衡心里感觉受到了屈辱,又不舍拂袖而去,就接受了这个官职。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
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近日,“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系统呈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40余载创作生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带领观众走进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世界。
音自大唐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大型合奏乐种之一。通过东仓鼓乐社乐师们的创新演绎,西安鼓乐穿越千年,绕梁不绝。
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依托单位、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10年来,南京博物院在纸质文物传承保护方面持续探索,科研成果不断注入,文保能力不断增强,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努力,让古老纸张绽放更多光彩。
人头攒动在“四叶草”里,热情与期待传递在一次次握手和相拥中。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朋友圈大聚会。
走上发言席,网络编剧于小千先抛出了自己的思考:“面对当下创作火热而作品易朽的市场,我们和我们的作品何以生存,何以自处,何以竞争?”注视着台下的同学,他想了想说:“这次研修采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