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勇老师在《虎啸龙吟》里饰演的孔明形象的确可圈可点。因为此剧中的孔明不需要呈现青年时代的雄姿英发,反而应该多多表现中老年的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虎啸龙吟》里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中年人了,这反而更考验演员的演技和文化功力,外形因素反而是次要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对CP,的确是“不是冤家不对头”,可谓“相爱相杀”。所谓“相爱”,在于任何有才华有抱负的人,都会欣赏跟自己一样的有为之人!在孔明酝酿天下三分大计的时候,司马懿也在蓄力中,可谓“眼高于顶”,虽不能将天下收入囊中,但毕竟已是胸怀天下,而与诸葛亮的对战则是他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所谓“相杀”,是因为两人都才华横溢,却分属两个阵营,不得不展开对抗!诸葛亮的优势在于攻,而司马懿则是当时最会“坚守”的统帅。这并不是说司马懿缺乏主动进攻的能力,而是他极其擅长忍耐和坚守,不到关键一刻不会露出杀机,而一旦出手就一定完胜!
我们先来看看,两人最经典的一次“相爱相杀”,也就是空城计一段:
《三国演义》原著的描述是这样的: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过去的三国影视剧当然是以诸葛亮的视角来演绎,让观众听孔明抚琴退敌,之后便是司马懿惊悸而勒马退军。应当说,这个情节不复杂,而表现紧张局势的方法,也只能靠双方的表情——毕竟全程基本没有言语。
但《虎啸龙吟》龙吟不一样。毕竟是司马懿成了主角,整个空城计的视角反而是来自魏军的。而且,还特意给司马懿安排了一段“内心戏”——司马懿和诸葛亮在心理幻想里展开“对决”,司马懿在气场和心理素质上输给了诸葛亮,由此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