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蔡元培:没有在年轻时选择安逸,弃官职办教育成就了中国最高学府

2018-01-29 09:11:56    国家人文历史  参与评论()人

文|安平君

蔡元培,近代中国政学两界绕不过去的人物。就政治而言,他是清末翰林,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南京国民政府第一任大学院院长,可谓中国新式教育制度和教育行政的开创者。就学术而言,他一生掌握全国学术的要津。在北洋政府时期,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秉承兼容并包、自由民主的治校理念,创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辉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他掌管中国最高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可谓现代中国体制化学术研究制度的奠基者。然而,人们往往记住蔡元培作为大学校长和中研院院长的事功,对作为政府官员的蔡元培关注却不多见。

1903 年蔡元培(左二)与次子和友人的合影

清闲的翰林院编修

蔡元培出生于传统帝制时代。在传统中国的读书人身上,“学成文武艺,报得帝王家”可谓一种普遍的观念。蔡元培亦不能免俗,从小就在科举之路上亦步亦趋,希望能够成为中华帝国的一名官员,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890年3月,已经是举人的蔡元培在北京参加会试,幸运得以高中。不过,清代制度规定,会试高中后还需要通过殿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进士。蔡元培在京听说,殿试纯粹是一种象征性的考核,非常注重书法功底。蔡元培的书法水平一般,为稳妥起见,决定暂时保留2年的资格,2年后再来京参加殿试。1892年,26岁的蔡元培再度进京补行殿试,一举高中。不过,由于蔡元培属于补试,虽然成绩优良却不能成为一甲,只能屈居二甲。中殿试后,光绪皇帝授予蔡元培翰林院庶吉士,又过2年,升为翰林院编修。

进入翰林院可谓当时中国读书人最高的荣誉。从品级上看,蔡元培这个翰林院编修在六品左右,官职不大,工作十分清闲,不过是读读书写写文案而已。然而,翰林院是帝国的储才机构,由翰林而登堂入室,成为封疆大吏甚至位极人臣者,并不少见。曾国藩、李鸿章便是最好的例子。进入翰林院的蔡元培,还是个传统的中国文人。如当年的曾国藩一样,他每日在翰林院研究中国的大经大法,思虑如何“文章报国”。比如,1894年蔡元培的日记记载:“十有二日,读三国志注;十有三日,读《少帝纪》;十有五日,读《管子》十卷;二十有二日,读《魏书·倭国传》,二十有三日,读《吴三嗣主传》……”

1912 年2 月,教育总长蔡元培作为迎袁专使之一,奉命北上催促袁世凯南下就职

开始放眼世界

然而,蔡元培的时代已经不是曾国藩、李鸿章的时代。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日益加深,已经风雨飘摇自身难保。最大的震动是1895年清政府和东邻小国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蔡元培在日记中记录:“圣上谦抑,博访廷议,而疆臣跋扈,政府阘茸,外内狼狈,虚疑恫喝,以成炀灶之计,聚铁铸错,一至于此,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由是,蔡元培追随翰林院讲学士文廷式上奏光绪帝,要求联合英国德国抵御日本人。然而,书生无力,改变不了割地赔款的事实。目睹甲午惨败和马关的城下之盟,蔡元培大概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清政府不可依靠,但是已经淡了仕途之念。他开始阅读西书,而非经史子集。

1896年,蔡元培日记的书单里,已经多是《电学源流》《电学纲目》《电学入门》《化学启蒙初阶》《代数难题》之类的书。作为一个翰林,阅读这些西方的“奇技淫巧”,还是很少见的事儿。但蔡元培如饥似渴,吸收各种新知识。为了了解世界,他还开始学习日文、英文、法文、拉丁文等。蔡元培的路,已经和传统读书人从翰林而伴君侧越来越远了。这时,他为自己写了一个对联“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因此,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他没有参与。究其原因,一方面他认为与康梁等没有渊源,耻于巴结,另一方面他认为维新党人轻浮,并不能持久,第三是他不赞成这种仅仅依靠上谕的表面改革。

当然,蔡元培并非毫无在仕途上发展之意。1898年维新变法中举行经济特科考试,蔡元培还是报名应征了。但是,维新变法很快失败,经济特科暂停。紧接着是庚子之役,八国联军侵华,直到1903年才重新开设。但是,此时的蔡元培已经广泛阅读新书新报,更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科技文化。他真切看到清政府的颓丧,已不足恃,遂彻底断绝了在清政府走仕途之念。在这一时期,他坚定的一个看法是,唯有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才能政治革新。于是,他以翰林身份翩然出京,到上海去教书,办中小学,搞教育实验。不久,又与江浙志士组建光复会,开始走上革命反清之路。以翰林弃官而闹革命,蔡元培还是第一人。

关键词:蔡元培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