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既不能留京,又无旅费南下,进退维谷,一筹莫展。弟素寡交际,此穷困之时尤无办法。先生知我,故特冒昧商借二百元为维持家计及南下旅用…”
一张泛黄的“国立艺术专门学校专用笺”上,浓淡不均的笔墨抑扬顿挫,很明显,作者的情绪并不稳定。(此信源自蔡元培之子蔡英多于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之际的捐赠,共十余封。)
这封信的书写者是林风眠,彼时,他刚愤然辞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职务不久,寓居于西城都城隍庙街花园宫胡同里,既无工作,又无生活来源,虽蒙蔡元培邀约南下,却身无分文无法启程。
仅凭浓墨的流转与笔迹的纵横,很难把控他写下这些字句时的心态,悲哀?愤怒?亦或焦虑?无论如何,这时的林风眠展现了难得一见的脆弱,这与众人熟悉的“林校长”相距甚远。
时间拉回3年前的1924年,法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上的莱茵宫正热闹非凡: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开幕了,参展艺术家之一、刚刚25岁的林风眠展出了14幅油画和28幅彩墨画,展品最多。他19岁就往法国留学,在人生最美好年华目睹当时国际最前方的艺术潮流。此时正如一束刚汲取充分营养的花苞,踌躇满志,急待开放。
恰好,懂花惜花之人此时也来到了莱茵宫。
时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总长的蔡元培正旅居斯特拉斯堡,并被特邀为展览筹备委员会名誉会长。就在这次展览上,林风眠的《摸索》被他一眼相中,认为是中国现代美术中最富哲理的杰作。展览后,在林文铮引荐下,蔡元培携夫人前往林风眠家中访问,住了三天,两人促膝长谈,彼此欣赏,蔡元培更是力邀他回国发展艺术教育事业。
当时中国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蔡元培是学界领袖,对再塑国民精神有禅精积虑的思考,他的美育代宗教之梦也正在寻找有力的推行者。当他留意到林风眠画里呈现出的“东西之分”之境界时,着实吃了一惊。“林风眠”由此进入他的视野。
真心佩服蔡元培看人的眼光,真真极准。要知道当时的林风眠并无名气,亦无荣耀,更无家世背景,最重要的,是才刚刚25岁(林风眠1900年出生,据不同算法,1924年与蔡元培相遇时为24或25岁)。蔡元培不仅给予精神赞许,更在临别时留下200法郎(亦有记载3000法郎)以助。可见,当时林风眠的经济状况便不好。但不久,大劫纷沓:因难产,林风眠的妻与子同时逝去。
或可从另一封信得窥少许此时林风眠的状态:他先对蔡元培表示感谢:“接来书及三百元,感谢感谢”。忆起刚逝妻儿,他颇为伤感“月光和暖时,携花一束安放墓前,觉得稍稍自慰。”但他并没有沉入悲哀之境,反是再振精神:“我们的生命,总不能永远相续,但学术的进化是由人类生命中之创造一点一点增加上去的,因此我绝不悲欢…”
若与前信相较,会发现,即使身处如此大悲,林风眠的情绪依然是克制的,表述清晰,运笔温和,此类反差加剧了二人关系的复杂度。
怀壮志待酬之念的林风眠压制内心悲伤回国,先被蔡元培推荐给北洋政府教育部,后经过学生选举,被聘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掌门人。作为一名19岁就留学的青年而言,林风眠的眼光和格局无疑大而全,25岁的年纪更是斗志昂扬,如一名年轻的自由主义战士,高举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旗,望通过艺术运动冲击时局弊暗。
可开局不利。彼时艺专内门派对立,各势互不相让,好几任校长都无奈辞职。林风眠一接手便大行改革,发表《谈东西艺术之前途》,正式提出“调和东西艺术”,力排众议邀齐白石来教民间绘画,找来法国画家克罗多教油画,还开设了戏剧、雕塑课,欢迎郁达夫、黄怀英、萧友梅、周作人、谢冰心等人来校任教。此外,国内政局亦十分动荡,林风眠却全然不问。迟钝的政治嗅觉和革新的副作用很快让他尝到苦果。
随后他组织发起北京艺术大会,2000多件作品混合陈列展出,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这些作品中不少抨击社会、讽刺现实,这激怒了北平政府奉系军阀。林风眠据理力争,当局更声称要将其枪毙。最后还是张学良说:“他一个画画的,大家不必放在眼里。”方才躲过一劫。
事后,他发表长篇《致全国艺术界书》总结得失,并决定以“决然的态度,向新的方向,继续努力”。1927年7月23日午夜,林风眠借着月色掩护,凄然离开。
此时若回望开篇提及的那封信,字里行间蕴含的哀与愁隐约可鉴。
蔡元培没有放弃他,反而再次抛出橄榄枝,将这位暂时深陷泥潭的青年又一次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1927年9月,受蔡元培邀请,林风眠南下就任南京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底,又受蔡元培委托负责筹办“国立艺术大学”事宜。1928年2月,林风眠来到杭州,孤山脚下选定校址。3月26日,学生报到,但未正式开学就闹起风潮。此事在日后林风眠入狱所写《狱中陈述》中有一定记叙(限于时代,或有不准之处,仅作参考):“1928年,学校正式成立上课,因校舍不好,同学们不满意几个教员,把校舍内关帝庙铜像打掉了,引起风潮,我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利地位,我就镇压学生,要他们停止再闹。但他们继续闹,我开除了一个或两个学生。”
如何应对?难道重蹈覆辙,再现北京一幕?
蔡元培先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