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乌兰牧骑”?
这一名称的来历是这样的:
参加试点调查工作组的同志们认为,文艺工作正如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是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果把整个革命事业比作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文化艺术事业就是一个枝叶。一支小小的牧区文化工作队,就只能是枝叶上的一个小嫩芽了。在蒙古语中,“牧骑”一词是“嫩芽”的意思。取此寓意,参加试点调查工作组的同志们把这“牧骑”一词引伸为文化工作队。在这一词上又冠以“乌兰”二字。“乌兰”一词在蒙语中为“红色”的意思,象征着光明与革命。
这样“乌兰牧骑”这一名词就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容,成为今天各民族人民群众都非常熟悉的“红色文化工作队”。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红色文化工作队”也就意味着乌兰牧骑所担负的任务是极其光荣和艰巨的,它激励着队员们的辛勤工作和奋斗精神。
周恩来总理十分喜爱和支持乌兰牧骑的事业,曾先后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对于乌兰牧骑的名称,他于1965年12月22日晚在中南海紫光阁设便宴招待全国巡回演出归来的三个队的乌兰牧骑队员时,从“牧骑”的汉语意义上向队员们作了新的解释和说明,使乌兰牧骑这一名称更加名副其实,寓意深远。周恩来总理对队员们说,“牧骑么,我建议要骑马,成为名副其实的‘牧骑’。骑上马,带上帐篷,也挺好。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从此,乌兰牧骑便成了草原各族人民喜爱的文化轻骑兵,驰骋在辽阔、美丽和逐步富裕、繁荣起来的内蒙古千里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