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送歌献舞、热情服务的事迹,很快传遍了草原上的村村户户。每当乌兰牧骑的大胶轮车和鲜红的队旗出现在远方,牧民们便纷纷从蒙古包里跑出来,高兴地互相招呼着:“玛奈乌兰牧骑依日勒!”(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孩子们更是乐得蹦蹦跳跳,庆贺着欢乐的到来。
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试点演出和服务活动胜利地结束了。实践证明,乌兰牧骑是适应牧区文化工作需要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工作队,是一种好形式,好办法,试点是成功的!从此,乌兰牧骑这面鲜艳的旗帜在祖国北疆冉冉升起。
“即便只有一个观众,我们照样演出”
乌兰牧骑有句响当当的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即便只有一个观众,照样演出。有时赶路几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好不容易看到个牧羊人,他向乌兰牧骑招手,队伍就停下来,为他跳支舞,唱首歌。自治区75支乌兰牧骑,每支都能讲一串类似的故事。
这样的队伍无疑赢得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他们不仅收到了牧民无数的哈达和银碗,更收获了国家领导人真切的关怀。毛主席曾3次接见乌兰牧骑的文艺战士,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都曾多次观看乌兰牧骑的汇报演出。周总理则先后接见12次,1975年,周总理病重住进北京医院,当看到电视转播国庆演出场面时,十分关心地询问身边工作人员:乌兰牧骑来了没有?来的是老队伍还是新队伍?就是在总理的亲切倡导下,乌兰牧骑走向全国,真正成为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蓝天当幕地当台,随时随地演起来”,到坐着拖拉机、东风大卡车,再到乘坐豪华大巴、流动舞台车,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不断升级提档。不断改善的道路状况,也让90后、00后的队员们有充裕的时间当天赶回县城。